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一门艺术,需要倾注全身心的爱与关怀。”在老年护理临床实践基地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这句话有了切身体会。在这里,每一位老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需求、故事与情感,都需要我们以专业与爱心去回应。
一、专业认知的升华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老年病房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多种慢性疾病,存在住院时间长,自理能力差等特点。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103岁,住院近三年,自理能力重度依赖,消瘦体型,但患者的精神状态特别好,听说刚开始住院时,患者不善言语、情绪低落,通过音乐治疗后患者能进行简单的交流,时不时的还哼上小曲,护士、家属和陪护都给予了患者最大的鼓励。值得惊讶的是她们把陪护都培养成了半个助理护士,很多基础的康复锻炼都由陪护完成,责任护士监督落实,以致患者的精、气、神都特别好,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风险事件。
二、技能学习的收获
我的带教老师是一个国家级老年专科护士,她很年轻,但很细心。亲眼目睹了带教老师给一位高龄、不配合(第六次更换胃管)、间断吸痰的患者上胃管,让我看到了专业和人文,真正的站到了患者立场思考问题,得到了家属的感谢和肯定。口腔护理看似平常而普通的操作,但她们积极追求专业,发明了口腔护理刷,让患者在安全的加持下拥有清新的口腔。
三、人文关怀的触动
在病房里,我们为85岁的老年患者准备了一场特别的生日庆典,该患者连续几天晚上都出现病情变化,上着心电监护、吸着氧气、带着胸管、胃管、PICC管、床边备着吸痰装置等,这些丝毫没有改变医护的初心,只想满足家人和患者的心愿,在医护的保驾护航为老人过了一个快乐而难忘的生日。听带教老师说只要患者或家属有意愿,她们都会精心策划。在人文关怀上,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医护患关系,更是朋友般的关怀,亲人间的温暖。
中午午休时间,我也多次参观了肾内科病房,硬是将54张病床升级到83张,走廊上都是满满当当的加床,病房的医护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并没有想像中的嘈杂和凌乱。我时常在想,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就医体验,让患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仍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作为护士的我,只能从我做起,用心的对待每一位患者,让她们感受不一样的37°。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要以榜样为力量,不仅在人文上,更要在专业中,勇于面对每一个困难和挑战,积极寻求最优解决方案,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