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党建 >医德医风
太阳照耀下的方向
时间:2022-10-26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 作者:张迪 文梦婷 阅读量:11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这里的每一位患者都在为可以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同病魔斗争着。而我们,正是他们斩灭荆棘之路上最诚挚的同伴。

那是一个夜班,48床彭爹爹的家属过来了: “小呀,我能用用你的小剪刀吗?

“您要干什么用呀,我可以帮您。”

放低了声调,悄悄地跟我说:“家里老人识字,也会用手机,这个抗癌症的靶向药上都写着具体的药名,我怕老人看到了就去网上查呀,让他知道真的病情,他肯定会接受不了的!”虽然在病房里见遍各种冷暖,但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不禁动容。

“给您这个小刀用吧,但是您最好在护士站用,我怕您回去彭爹爹会看到。

“谢谢,谢谢,我就在这用!”

随后的半个小时里,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刮掉那些醒目的药名,我不时地看向他,他也未曾察觉。

过了好久,举着药盒给我看,感觉刮得非常完美,那个表情真的让人难忘,是喜悦、是希望、是家人无私的爱。

病患在我们心中仿佛是无数闪烁着各类璀璨的星星,而对于家人们来说,那是照耀了他们一生的太阳。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有了这种感触的呢,或许是看到家属问我来借小刀,刮去盒上的药名时;或许是见证了一次又一次无可奈何的生离死别时;又或许仅仅是看到家属望向患者那种热切的眼神时;在我短暂的护理生涯中,这些都充斥在工作中的每一天、每一刻,让我不禁一次又一次的想起特鲁多的那句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在看到患者为了医药费愁眉不展时,心里难免不是滋味,我们尚且发出这样的怜悯,家属心中的感受更是可想而知。作为每天穿梭在病房里的护理人员,凭心而论,不仅需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一颗像家人般关爱患者的心。

科室里有很多年纪较大的慢性病患者,一次次的住院让患者和家属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我们没有亲身经历其他人的人生,很难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反过来说,我把患者比作一个家庭的太阳,而当病魔侵蚀了这片光明时,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们可能就充当了一个家庭乃至几个家庭的太阳。病痛中的人是无助的,他们把医院当成抵御病魔侵蚀的避风港,把医护当成渡过难关的一叶扁舟。

所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要努力以“慎独”之心,悉心照料患者之痛,始终用一腔热血,呵护患者的心灵。不愧自己从业初心,更不愧病患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