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患者安全日是每年的9月17日,旨在提高全球公众对于患者安全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全球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采取积极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世界患者安全日的发起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该组织在2019年5月的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将每年的9月17日确定为世界患者安全日。
近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消息,公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做好2023年世界患者安全日有关活动的通知。2023年9月17日是第五届世界患者安全日,本次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主题为“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旨在使患者参与自身的护理,确保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安全。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告,2023年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主题是“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行动目标包括: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给予患者知识,提高患者、家属和照护人员的参与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患者是医疗保健服务的主要受益者和消费者。
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在科室实地开展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相关知识培训,通过讲座和实操的形式,普及急救知识,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当出现异物堵塞的情况,我们常常会惊慌失措,或者错误地选择用手伸进口腔内去取的方法,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将异物陷得更深。那么,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怎么样的呢?
快速识别/表现
在饮食中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呕吐、面色发绀、窒息等。
患者常常会一手或双手掐脖子,表情痛苦,无法讲话,询问是否被异物噎住会点头确认。
儿童及婴儿表现与成人相似,但因无法清晰表达,多表现为喘息音增加、咳嗽、呼吸时出现异常声音。
上述情况应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
现场急救
救助者站在患者身后,救助者一只脚置于患者两腿之间,双臂环抱患者腰部。
救助身高矮小的儿童时,救助者可单脚跪在儿童身后。
保持患者的头和上身微微前倾。
一手握拳,握拳手拇指侧紧顶住患者剑突下,脐部偏上两指的位置,用另一手握紧拳头。
两手快速向内、向上使拳头反复冲击腹部,直到把异物排出。
预防
加强婴幼儿及老年人的看护,注意避免食用容易发生梗阻的食物。
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吃饭时不嬉戏打闹,细嚼慢咽。
积极学习相关急救知识,学会自救及他救。
整个活动以对气道梗阻发生的原因、表现及危害,急救的原则、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护士长袁曼重点对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领和急救手法做了现场教学展示,简单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口诀“石头剪刀布”加上真人操作,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正确方法。
人人都与"急救"有关,因为谁都难免发生一些危急情况甚至意外伤害,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伤害,但在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也有可能会遇到紧张突发的场面,需要自己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尽可能的让别人脱离危险,我们大家需要更多的关注身边的人,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学习一些急救知识实在是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通过此次培训,让患者参与其中,确保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安全意识,使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深入了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步骤,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变能力,让患者参与到患者安全中,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患者可以随时向医护人员提出问题和疑虑,并及时得到解答和反馈。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让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患者安全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