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孝感市建市30周年,为表彰先进典型,弘扬先进模范精神,激励全市人民对标先进,奋发有为。日前,孝感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孝感市建市30周年先进模范人物评选活动,经广泛推荐、逐级审核遴选、综合评价评审、媒体公示等程序,决定授予全市30名同志“孝感市建市30周年先进模范人物”称号。其中,孝感市中心医院内科主任寇继光榜上有名。
从医30年来,寇继光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守医德规范,严于律己,任劳任怨,用勤勉和爱心书写了一个个守护人民健康的感人故事。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擅长消化疑难危重病例诊治及消化内镜诊治的专家,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同事们的普遍赞誉。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廉洁行医标兵”,先后获评2008“年度孝感市先进医务工作者”、2009年孝感市“121人才”、2016年度“湖北省卫计系统履职尽责先进个人”、2017年度“孝感市最美卫计人”、2019年度湖北省“医德之星”。
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寇继光临危不惧,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积极请战,要求到抗疫第一线工作。在隔离8病区工作时,他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组织、带领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员事迹和精神的感召下,普通医护人员也增强了对党的认识,有8名医护人员提出了入党申请。在他的领导下,隔离8病区克服种种困难,先后收治了6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且在14天内达到了近97%的治愈好转率,无一例患者死亡。
任劳任怨 甘之如饴
行医路苦不苦?答案不言而喻。但寇继光不怕苦,他怕的是,病人日渐消瘦的脸庞、充满痛苦的神色、家属呜呜的哭泣……在日常工作中,他总是主动换位思考,竭力为病人排忧解难。30年来他毫无怨言地坚守在岗位上,以医院为家,大多数节假日都是在科室度过的。2013年任大内科主任以来,他仍然坚持节假日查房,对科室的每一个危重、疑难病人都要亲自查看、具体指导。
因心系贫困老区人民,2006年,寇继光报名参加“万名医生下乡工程”,到国家级贫困县——孝昌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为当地人民服务,帮助他们提高诊疗水平。回到孝感后,寇继光也一直心系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5年来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指导该院消化内科的业务发展。
坚守医德 情系病患
千百年前,孙思邈曾用“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句话道出了医生肩负的重担与使命。寇继光深知,作为医生,如果仅有医术而缺乏医德和同情心,是远远不够的。2017年,一名身患克隆恩病的年轻女病人住进了消化科。他了解到患者因长期患病,医疗花费巨大,自己完全丧失了劳动力,丈夫还因此与她离婚,全家靠低保度日。为了给她治病,患者的母亲每天以拾破烂为生,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身兼多业。出于医者的一片仁心,寇继光带头为患者捐款。在他的带领下,全科医务人员纷纷解囊相助,共捐款三千余元,帮助病人度过了难关。
“治好病人不难,难的是赢得病患及家属的认可和尊重。”多年从医,寇继光的口碑早已响彻杏林。有时他在街头散步,接触过他的病患都会主动跟他招呼,笑着说一声“你好”。
2019年,寇继光获得了湖北省“医德之星”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他医德的认可。
开拓创新 传技育人
一个人有本事不难,难的是能带着身边的人一起有本事。为了推动科室的建设与发展,寇继光带头学习新技术、开展新业务,利用一切平台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虚心向行业翘楚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水平。近十几年来,消化内科在他的带领下,连续十年获得医院A类新技术、新业务奖,从原来不足15张床位的小科室,发展成为拥有2个病区、108张床位的大专科,并于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专科。
忙碌的临床工作之余,寇继光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亲自联系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及国外知名医院,送科室年轻医生进修学习,帮助他们进步。2015年,他担任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后,深感责任重大,不仅制定了研究生培养计划,对他们的学习、科研、临床轮转、专科技能培训乃至生活、思想等各方面,也都悉心指导、关心,使他们能够学有所成。
“虽难无所不能,但求竭尽全力”,这是寇继光从医30年矢志不渝的追求。他用精湛医术与深厚爱心赢得了病人的信任,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未来,他将继续创造生命奇迹,守护患者的希望,燃灯前行,书写对医学事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