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杏林之星》我身边的好医生丁昀:不仅要埋头做事,还要学会抬头望路
时间:2024-01-17 来源:记者 黄佐君 通讯员 管菊艳 柳斌 作者: 阅读量:25

承生命之重,铸医者匠心。为充分发挥名医典型引领作用,集中展示名医风采,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孝感晚报联合孝感市中心医院开设“杏林之星——我身边的好医生”栏目,陆续推出口碑相传、德艺双馨的“杏林之星”。

image.png

人物简介:丁昀,孝感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现任湖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委员,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预防保健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从医十六年不忘初心

谈起从医之路,漫漫征途,丁昀最不能忘记的是成为一名医生的初心。“外公的祖上是一名中医,小时候听了许多关于老一辈行医的故事,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憧憬和敬畏。”丁昀说,这也让她毅然选择了从医的道路。

2007年6月,丁昀从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研究生毕业,正值高校毕业季,孝感市中心医院组织团队走进高校进行招聘,丁昀与中心医院的缘分由此展开。

丁昀回忆:“那年家里母亲患病,父母更希望我能在他们身边,我也想照顾家人,回到家乡也能为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当年7月,丁昀入职孝感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要从事坐诊和理疗、针灸、手法等康复治疗。她坦言,刚入职时有点不知所措,但幸运的是她遇到了耐心的“老专家”,成为了她毕业后的行医导师,面对急难和困惑时总会得到帮助。丁昀从科室前辈身上看到了对医学一丝不苟的严谨,对新人的谆谆教导,对患者温暖如春的关心。

image.png

“感觉有一团薪火在心中生根发芽。”

康复医学科属于临床科室,但与普通临床科室又有所不同。丁昀介绍,普通临床科室只有医生和护士,分别负责看病和护理。而康复医学科不仅有医生和护士,还有临床技师负责理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吞咽治疗及传统类康复治疗操作。

2011年,康复医学科成立了住院部,丁昀成为了一名管床医生。“多亏了5年来坐诊和实践经验,很好地帮助我与护士和技师沟通执行治疗方案,对开展正确有效地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她说。

丁昀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化逐渐增多,今后对康复医学的需求也会增加。“在国外,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是并列的一级学科,受到同样的重视。”她介绍,卒中后偏瘫,脊髓损伤后的截瘫,传统颈肩腰腿痛,脊髓损伤后的截瘫和盆底康复、儿童康复等都是康复的主要范围。

image.png

2013年,丁昀所在的康复医学科搬到了孝感市中心医院仁济分院,康复医学科有了更大的使用空间,能够设置更多诊室、治疗室、病房,购置更加先进的康复仪器设备,为需要康复治疗的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就医环境。

从医十六年来,丁昀从不停下学习的脚步,办公室书柜里中医、现代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等各类书籍被翻了又翻,她不断地让自己更专业,也因此获得了行业内的肯定,拥有湖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委员,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预防保健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诸多头衔。

“丁医生,感谢你治好了我”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丁昀如往常一样走在上班路上,突然一个人叫住了她,还说到“丁医生,感谢你治好了我,这么多年,我的腰间盘突出症再也没有复发。”原来老张(化名)是丁昀多年前治疗的一名患者。

2014年,40多岁的老张被家人推着轮椅进了丁昀的诊室,因为腰间盘突出情况较重,所以老张不仅有腰腿疼痛症状,而且还严重到下不了床。

“丁医生,我还这么年轻,是家里的顶梁柱,请你一定帮帮我!”经过询问,老张来就诊前已辗转去过多家医院,但保守治疗效果却不尽人意,有医生建议做手术进行治疗。老张考虑到手术费用和后续治疗费用有些犹豫,恰巧一次听到旁人称赞康复医学科治疗腰腿疼痛效果好,他满怀希望的找来了。

image.png

“你目前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但还没有手术指征,建议先进行保守康复治疗,再评估恢复情况。”丁昀给出诊断建议,并根据临床路径制定了康复治疗方案。

接下来,丁昀为患者制定了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牵引、推拿、中药热敷和个体化针对性的运动治疗方案,她每天查房都会详细了解老张的治疗进展与感受,并调整治疗项目。

半个月后,老张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缓解了,他可以安然下床行走了,也能自如地生活活动了,令他激动不已,更生出对丁昀医术和为人的敬佩,更积极地配合治疗。丁昀又为老张进行了生活习惯规范、核心肌群训练、腰部保护措施等日常康复训练,指导老张今后在家锻炼方式。不久后,老张痊愈出院了,临走时他再次对丁昀表示了感谢。

丁昀说:“看到自己的医术和关怀能帮助到患者,我感到很快乐。”

image.png

2023年8月,丁昀接到了一通求助电话。

“丁主任,你那里可以做5岁儿童的手肘部康复治疗吗?”“没问题,我们医院可以治疗。”

原来,一名5岁女童在幼儿园摔伤了肘关节,1个月前刚在武汉进行了肘关节手术,现正值术后康复关键期。因到武汉进行康复治疗路程远、费用高,所以女童家长想在孝感找医院做康复治疗。

经过现场检查,女童手肘屈伸活动范围只有45度至80度,而正常人的在0度到150度,同时旋转活动也受影响。“针对女童的诊断情况,我们决定采取关节松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治疗方案,帮助手肘恢复正常活动范围。”丁昀说。

image.png

面对女童只能放学后来康复治疗的情况,丁昀与护士、技师团队主动加班,让女童家长放心,做到随时来随时治疗。治疗中与女童不断言语沟通、安抚,把治疗和做游戏结合起来,让女童放松紧绷的神经。经过1个多月的康复治疗,女童的手肘恢复良好,已可以实现正常活动。

在丁昀看来,不论年龄大小、性别差异,每一名患者都应该被精心治疗和关心关怀。康复治疗周期较长,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这不仅需要医生有耐心有关怀,也需要患者能理解愿配合。

学科进步离不开共同努力

“一个人单打独斗不行,所有人都能提高技术,学科才能进步向前。”自从2016年丁昀走上管理岗位,她认为康复医学科与许多其他临床学科有交叉,要提高院内康复医学科水平,必须向这方面全国领先的医院“取经”。

多年来,丁昀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现代康复,到湖北中医药大学进修传统康复。积极学习前沿的神经调控治疗、肌骨运动治疗等先进技术和理念。

她和科室骨干率先在孝感开设言语和吞咽康复治疗,并开展吞咽造影检查,为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受损患者带去治疗希望。

还积极在医院与其他临床学科推进早期康复介入,争取在患者病情稳定的48小时内介入康复治疗,抓住康复治疗的黄金时间,尽早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行走、言语和吞咽功能,预防并发症,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image.png

“从医之路,不仅要埋头做事,还要学会抬头望路。”

丁昀带领康复医学科的医护技团队先后到意大利萨萨里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外康复顶尖医院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同时,也向先进医院学习现代化高效管理经验,破解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困难阻碍,提升康复团队协作默契度,营造整体科室奋发向上氛围。“同事们在优秀医院看到优秀的康复医疗团队,都说想变得更优秀。”丁昀说。2019年,康复医学科被评为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

除了治疗技术的提升,康复科普知识的宣传也同样受到重视。

2022年,中国康复医学会评选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名单”,全国46家单位获此称号,湖北省3家单位入围,孝感市中心医院位列其中。

image.png

近年来,科室结合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LED显示屏、科普展板、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宣传保健、锻炼的康复知识,组织了康复医疗人员走进社区、乡镇开展康复科普知识宣传和义诊活动。

丁昀说:“康复科普活动很有意义,即能帮助城乡居民了解康复知识,引导开展正确的康复治疗,也能锻炼我们医院的康复医疗团队,提升团队技术和凝聚力。”

从医之路漫漫,唯有坚守初心方能披荆斩棘。面向未来,丁昀已拟定目标,把自身的康复医学技术学精,为科室团队创造学习平台,争取把院内康复医学科做到全省最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