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骨折患者必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攻略
时间:2025-04-0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血管外科 陈岑 阅读量:11

骨折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伤痛,还伴随着一系列潜在的健康风险,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骨折后,由于肢体活动受限等多种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显著增加。不过别担心,只要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我们就能有效降低风险。下面就为骨折患者们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预防措施。

一、充分认识血栓形成原因

骨折后,尤其是下肢骨折,肢体往往需要长时间固定制动,这使得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变得缓慢。同时,骨折创伤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就像“助燃剂”一样,让血栓更容易形成。而且,骨折部位的血管损伤也会破坏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进一步促使血栓的发生。了解这些原因,能让我们更加重视预防工作。

二、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虽然骨折后肢体活动受限,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动。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始康复锻炼非常关键。比如,在骨折早期,即使肢体被固定,也可以进行脚趾的屈伸活动、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运动(勾脚和绷脚),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随着骨折的逐渐愈合,可以增加一些简单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大腿肌肉绷紧放松)。适当的康复锻炼不仅能预防血栓,还能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三、借助辅助器具

对于一些无法自主进行足够活动的骨折患者,辅助器具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医用弹力袜是常用的辅助工具,它能提供从脚踝到大腿不同程度的压力,帮助推动血液向上流动,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还有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通过周期性地对下肢进行充气和放气,模拟肌肉的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这些辅助器具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能大大提高预防效果。

四、合理饮食助力预防

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有一定的作用。骨折患者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另外,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也对预防血栓有益。

       五、谨遵医嘱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抗凝药物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血液的凝固过程,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黑便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及时告知医生。

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不仅能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还能为骨折的顺利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希望每一位骨折患者都能重视起来,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