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为爱呐“罕”!宝宝不怕热不怕痛
时间:2025-04-0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儿童重症医学科 简红霞 阅读量:17

近段时间,儿童重症医学科收治一名一岁十月大有基础疾病——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儿,孩子发热,腹泻,臀部皮肤因腹泻而破溃,双手大拇指被咬伤,他都不觉得痛,经过一周的治疗,孩子顺利出院。那么,什么是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呢?你知道多少?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CIP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NTRK1双等位基因变异导致,其发病率为1/1. 25 亿,出生即有发育缺陷,死亡率高。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根源在于遗传性感觉自律神经障碍,非常罕见。据文献记载,发病率是几百万分之一,全球仅有数十例患者。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无痛觉:为全身性,80%的患者痛觉完全丧失,温度觉减低或消失,易发生烫伤,触觉尚好。婴幼儿萌牙后有自残行为。

(2)无汗:全身无汗,皮肤干燥,手背及指(趾)端有细小皲裂,冬季为重。个别患者夏季仅鼻部两侧或后背有汗。

(3)发热:因为排汗功能障碍,患者出生后即有反复高热,表现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约20%患儿在3岁前因高热死亡。

(4) 智力迟缓:发育落后,部分患儿视神经萎缩,双目不能视物。

(5)多发性骨折:因缺乏对疼痛的防卫反应,易发生骨折。

(6)关节囊松弛:全身关节囊松弛,各关节活动度超过正常范围,常发生关节脱位,浅表关节囊肿胀等。

(7)感染。因经常咬伤手指、舌、唇等,易引起感染,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如何护理这类患儿?

按时预防接种

提高免疫力;尽量不去人多通风不佳的公共场合,实在避免不了可佩带医用防护口罩,避免呼吸道感染。

定时开窗通风、定时测体温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给患儿提供舒适安全、温湿度适宜的居住环境。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儿,汗腺无交感神经支配,不出汗,发热不容易被发现,应增加对患儿体温监测的频率,这样能够随时发现患儿高热,做到及时降温处理。

做好皮肤护理

由于无法排汗,患儿皮肤干燥皲裂,要做好皮肤护理,给予润肤品涂抹;特别是做好会阴护理,玥玥才1岁半就2次尿路感染了,家长一定要注意勤更换尿不湿,每次排尿排便后应清洗外阴部,如果戴尿不湿,应在洗后晾干后再戴。

做好积极的保护性措施

由于患儿对痛觉和温度觉的感知障碍,缺失保护性感受,容易发生自伤、外伤,甚至骨折等。家长应看护好孩子,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患儿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做好积极的保护性措施,如跑步时穿上护膝护腕,避免外伤;患儿骨折后不容易发现,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和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就诊,避免给患儿带来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