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服务”彰显高尚道德情操
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对待患者从不分地位高低,贫贱富贵,始终以仁爱之心关怀每一名患者,以实际行动为患者排忧解难。他们深刻认识到:只要用心做事,患者自然能够感觉到,医患关系自然融洽。
“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这是科室人员的共识。今年6月,科室收治了一位患糖尿病20余年的老病号,从1991年起先后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肺心病等多次来医院治疗。这位患者安装了人造肛门,在病情危重期间又伴有尿失禁,病房内经常有病人排泄物的味道,连他的家属有时都忍不住“敬而远之”。科室的医务人员人经常巡视病房,早已将异味抛到脑后,王雪菲护士长、刘秀萍、周付华、魏小燕等护士帮老人在磨擦和受压部位仔细涂护肤霜,擦洗身子,更换衣被,住院期间老人不但从未发生衣被浸湿现象,连原有的压疮也治愈了。在全科人员的精心医护下,老伯的病情逐渐稳定,准备回家休养。他每次与子女们谈起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总是感动的热泪盈眶,说她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一次深夜,120急救中心送来一位消化道大出血伴严重糖尿病酮症的外地旅游患者。这位60多岁的老年患者是江西人,因赴外地旅游半夜做火车途径孝感时突发大出血,被送往了孝感市中心医治疗。患者独自一人,没有家属陪伴,来的时候全身是血。当时,正是52岁的护士刘秀萍值夜班,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她亲自帮患者擦洗身子、更换干净的衣被。第二天,患者的女儿来院后感动的激动地说到:“我们做子女的都没有帮父亲擦洗过,你们待我父亲像亲人一样,谢谢你们!谢谢!”
内分泌科多次被医院评为“优质护理示范单元”,医护人员饱满的精神状态、高尚的职业道德、精心的治疗护理深受患者赞誉。前不久Ⅱ病区收治了一位糖尿病伴疱疹的病人,病人全身长满水疱,多部为出现糜烂和渗液,局部皮肤的护理和静脉治疗穿刺难度大。刘玉萍护士长没有一点畏难情绪,带领病区的护士姐妹认真落实基础护理,为病人洗头发、清洗伤口、预防压疮、保护穿刺部位,病人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转,康复出院时特意送来鲜花表示感谢。在2012年8月15日召开的内分泌科医德医风查房病友座谈会上,65岁的退休教授丁老先生这样说到:“我患糖尿病四、五年了,因长期服用口服降糖药对肝脏损害大,治疗效果不理想,在外地去过多家医院治疗,费用高、服务差,效果都不满意。这是第二次来内分泌科Ⅰ病区住院,乐静医生调出我以前的住院档案,认真收集病史资料、详细询问病史,不该做的检查一律不做,为我节省了不少费用。科室的钟丹、聂静等护士给我发名片、主动亮身份,耐心细致的讲解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打消了我对使用胰岛素的顾虑。在住院的第8天,我的肝功能都恢复了正常,乐医生告诉我可以出院了,我还不想走,科室医务人员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很感动,在这里住院心情很愉快。”
医生拒收红包在医院是常有的事,但病人给护士送红包的事情却不多见。前段时间,内分科收治了一名江苏籍初诊糖尿病患者。这是一位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当得知自己被确诊为糖尿病时显得很紧张和焦虑。聂静是这位患者的责任护士,她拿着宣传册耐心地给患者介绍糖尿病的病因及治疗事项,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真地讲解使用胰岛素注射剂的方法,让患者逐渐消除了紧张、焦虑的心理,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出院时,患者为表达对聂静护士的感激之情,特意送了一张1000元的购物卡,聂静委托护士长把购物卡退还给了病人。
在内分泌科,“早出晚归”似乎已是赵涛医生日常工作的主旋律。他担任总住院医师,除负责病区日常医疗安全、科室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和全院内分泌科疾病会诊外,每周还要坐2天专家门诊。赵医生经常在处理完门诊的病人后,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来完成全院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和院内的会诊,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他没有丝毫怨言。
在内分泌科这个大家庭中感动的事时常发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他们只是做了自己份内的事,但是,他们却给病人带去了感动和温暖。疾病是一种痛苦,和病人分担这种痛苦除了家属就是医护人员。你们见证了病人的疼痛和笑容,也只因为一种感觉叫感同身受,你们的微笑和无微不至的护理让病人觉得很贴心,感谢内分泌科所有的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