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风引航千帆发
——市中心医院党建工作巡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两年来,市中心医院把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密切结合,以医疗质量和病人为中心,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培植和选树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影响力,提高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使医院各项工作步入良性轨道,促进了医院平稳、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正本清源筑牢党建基石
百端待举,党建为先。创建团结、廉洁、实干、创新领导班子,是切实把先进性教育的成功经验运用到领导班子建设中去的有益尝试,对于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大量的实践工作,院党委深刻体会到党建工作“关键在党委、基础在支部、落实在党员”,两年来,院党委始终坚持每月一次理论学习,做到学习有笔记、讨论有记录、发言有提纲、体会有文章。通过理论学习,使班子成员坚定了理想信念,更新了思想观念。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原则同时,逐步完善决策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党委制定了支部党员学习培训计划,党支部把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与倡导自学相结合,采取身边的典型示范教育,办培训班、上党课、举办报告会、组织专题讨论等形式,保证党员经常受到党的教育,时时保持先进性。同时,党员积极参入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一名党员一个岗,一个支部一面旗,通过学习,党员身份亮了起来,党员先锋岗立了起来。
在市中心医院,集体的领导作用充分体现。凡属人事、财务、基建、设备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原则来执行。为此,医院修订出台了《孝感市中心医院党委工作制度》、《孝感市中心医院党委议事范围与规则》等文件,进一步科学地规范、界定了医院的重大事项、人事和干部任用等决策程序。
廉洁自律强化医德医风
“质量、服务、费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医院获得广大群众信任和拓展医疗市场的根本所在。
在党风廉政建设、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面,院党委高度重视。
一是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统筹规划,组织全院党员干部观看《蜕变》、《公仆本色》等警示教育专题片,并组织院党委、院办公会成员、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和分管医院人、财、物科室的负责人分批、分次到看守所听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接受现场警示教育,让廉洁自律深入人心。
二是把药品、器械集中招标和医院各项资金管理使用确定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把群众关心的热点、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的焦点、转变行业作风的难点、作为评议重点、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紧紧抓住群众“不放心、不方便、不满意”的问题不放手,将纠、建、管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和有效的措施,严明纪律,做到违者必查、查实必纠,确保了纠风工作见成效。对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院党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严肃处理了某科室的违规行为,并取消一公司的供货资格。通过一系列的治理医药流通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广大医务人员抵制商业贿赂的自觉性增强了,从业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为病人服务的宗旨观念和服务理念得到净化和升华,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使病人的医疗费用也一定程度上得以减轻。据统计,自2006年7月份以来,医务人员共拒收、主动上交的 “红包”金额达10500元,院党办和纪检科未接到一例病人对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的举报。
三是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同行政工作一起检查落实。为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院党委与各支部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完善院领导和中层干部廉政档案,实行任务分解、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健全制度“四位一体”的工作措施。医院还进一步健全完善院务公开制度,制作《政务公开栏》,向社会公布医院传染病医院工程建设、大型设备招标采购、人员招聘及干部选拔任用的情况。严格按合同法和招、投标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的有关制度,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使药品和大型医疗设备、高值耗材的招标活动更加公开、透明。出台了《孝感市中心医院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管理规定》等文件,加强对医院财务收支、资金流向的监管,健全了医院财务管理,使财务运行能更为规范、有序地进行。
为了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2006年7月院党委聘请24位来自社会各界的社会监督员,请社会监督员为医院的医德医风、行风建设“把脉问诊”。医院还将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与奖先评模等奖励挂勾,实行文明优质服务检查制度,一月一考核,考核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以服务促效益,以服务树品牌。
加强管理争创“三优”医院
院党委把迎接医院管理评审、争创三级优秀医院作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综合实力提升的头等大事来抓,将迎评创优工作与医院管理年活动,与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相结合,多方举措强化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院党委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争创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目标。医院多次召开全院动员大会,就如何迎接评审进行了广泛动员,出台了实施细则和责任追究制度,细化了任务,明确了责任,极大地激发了职工争创“三优”、争创大学附属医院的热情,为顺利通过评审奠定了基础。
医院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深化医院科学管理、促进医院全面发展为主线,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专科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在开展科技创新、加强医院管理、改进医护质量、提升医院品牌效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辛勤耕坛和勤劳汗水终于换来丰硕的果实,2007年医院“双喜临门”,既被省卫生厅授予首批湖北省“三级优秀医院”称号,更被同济医学院收为麾下,成为“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医院”,迈出了医院跨越式发展关键的一步,进入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发展的历史性新阶段。
成为湖北省首批“三优”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医院后,院党委因势利导组织和倡导在职医务人员加强职后学习,鼓励医务人员搞科研、做学问。在一系列的激励制度下,全院掀起“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潮,以内、外、妇、儿大科室为例:心血管内科的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呼吸内科的电子胸腔镜介入检查治疗术、消化内科的ERCP技术、神经内科的脑血管造影术、血液内科的骨髓活检术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技术、内分泌科的自身造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坏疽、骨外科的臭氧治疗骨关节疾病和颈椎微创手术、肝胆外科的肝脏尾部肿瘤切除术、神经外科的显微微创治疗脑出血术、泌尿外科的后腹腔镜治肾上腺肿瘤术、普外科的腹腔镜下结肠直肠肿瘤切除术、妇科的动脉化疗治疗宫颈癌、产科的动脉栓塞治产后大出血、儿科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放射介入治疗肝癌栓塞技术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均处在全省领先地位。2006年医院有13个专科被评为孝感市重点专科,呼吸内科更是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建设专科,一举打破医院建院140年来无省、市重点专科的记录。
心系百姓竭力服务民众
两年前,中心医院在孝感市行政领域内率先试行“药房托管”模式,由于没有先例,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工作中有喜有忧。鉴于“药房托管”关系到民生民计问题,医院党委高度重视“药房托管”工作,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患者成为“药房托管”工作中最大的受益者。今年,在市纪委、市纠风办的监督和市卫生局指导下,院党委抓紧抓好“药房托管”阶段性中心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入选托管公司标准和细则,使药房托管工作的开展能客观、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序地进行,最终从44家医药公司中遴选出五家公司组成托管集体公司,极大地削减了公司数量、减少了药品经营的中间环节,减轻了病友的负担,明确让利百分之五于人民群众,从而破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难题。通过严格执行药品集中配送招标采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国家医疗收费标准等规定,控制滥做检查、滥用高价药品,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督,不自立项目收费、不重复收费、不分解收费和不超标准收费,使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化,真正让利于民。
医院每年还组织多次以党员为主的专家医疗队到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和老红军、老八路的家里义诊义治。党员在送温暖的同时坚定了从医为民的信念,将爱院热情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关心群众凝聚职工人心
工作实践中,医院党委找到了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金钥匙”——关心群众凝聚职工人心。
基层党组织最大的工作资源是民心资源。只有从职工利益出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凝聚人心、赢得民心。为此,院党委多次到特困户家中走访,了解特困户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妥善解决了20名医院正式职工家属临时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坚持原则性、保持灵活性的前提下,较圆满解决了部分职工子女就业问题。让医院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院职工,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今年是医院文化建设年。院党委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深入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了医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和创省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还组织开展院史编撰,修建院史馆,征集院训、院歌和院徽,编写了《医院画册》、《专家风采》和《名医背后的故事》等书籍,组织了多场专题文艺晚会,大大地弘扬、传承和创新了具有特色的医院文化。
另外,医院筹建了职工文娱健身俱乐部,组建了医院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老年合唱队等文体团队,大力开展全民文娱健身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促进了全院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团结、友爱、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几年前,医院实行内部退养规定,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确实存在减员未减负、减负未增效和人才浪费的现象。为此,院党委多次专题研究内部退养问题,认真分析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分布现状,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院党委本着实事求事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果断地停止执行内部退养制度,使宝贵的人力资源得以最优化的充分使用。
根据2005年出台的《孝感市中心医院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中的关于任职年限规定,一批五十年代出生的科主任将相继进入不再担任科主任、退居二线的“高峰期”。为此,院党委认真分析,研究了这一现状,摒弃了过去单纯以年龄来取舍任职年限的规定,将任职与学术业绩、成就挂钩。对获得省、市级重点专科称号的首席科主任任职年限延长甚至到退休年龄,而在每年度任职期间无任何进步的“四无”(无一项科研成果,无一篇论著发表,无一项省级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无临床30个学时的教学任务,简称“四无”)临床医技科室主任一律免职。通过这一改革举措,激活了干部的竞争意识,使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科主任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时也鞭策了年青主任们学技术、钻业务的工作干劲,使新老干部的交接磨合逐步稳妥地进行。
党建促发展蓝图更美好
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细不细,党员的数量能说明问题。市中心医院共有1300余名职工,其中党员就有387人。近两年来,更是形成了空前的入党热潮,来自全院14个党支部的117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或思想汇报,这些青年积极分子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他们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感召下,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信仰,并愿意为此努力奋斗终生。院党委在坚持标准、确保质量的前题下把符合条件的36名同志吸纳到党内。
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党员的质量能说明问题。党员在医院各项工作中起到了骏马领跑、雄鹰领航的模范带头作用,他们能在平常时刻看得出,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能在危急时刻豁得出。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新业务新技术层出不穷,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普遍提高,医疗环境绿色和谐,医院成为深受患者好评社会各界喜爱的满意医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并不代表将来,院党委并不看重成绩,他们珍惜和享受的是过程。2007年是医院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规划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院党委采用“借船出海,借鸡下蛋”的谋略,大胆引进约折合为4000万元人民币的国内外多渠道贷款,即将又新添直线加速器、16排高速CT、大型C臂机、数字化胃肠机、多导生理记录仪、呼吸机及监护仪等高档医疗设备共20多(台、套)件,上述设备的投入将为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筑下坚实的硬件基础。此外,由于当前医院业务用房高度紧张,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医院的全面发展,因而加大医院基建工作力度成为医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院党委谋划、关注和重视的头等大事。为此,院党委号召要并要求尽快完成外科大楼的设计、招标和开发,力争2007年十月份前开工、确保三年内按期投入使用,同时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完成新门诊大楼设计和前期规划。力图在十二.五时期将医疗病区和职工生活区分开,拟规划甚至兴建内科大楼和新的职工住宅小区。到2015年,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一家门类齐全、学科发展、专业特色、人才济济、省内同级医院一流的文明花园式医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任重而道远,院党委高瞻远瞩、厉兵秣马、蓄势待发,将继续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医院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去,将继续把党建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为创建鄂东北品牌医院开辟新的渠道,为推进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相信有了这样的实力和魄力,伴随着伟大祖国突飞猛进的建设步伐,市中心医院的事业将前程似锦、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陈铭、孙小伟、徐晓塘、张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