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心的春天
孝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呈报创建省级杰出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素有“董永故里、孝子之乡”美誉的湖北孝感,活跃着一支充满活力,能征善战的青年队伍,那就是孝感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以下简称心内科)所有的医务人员。心内科现有职工35人,35周岁以下的职工29人,占科室总人数82.9%。其中团员人数23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7岁。
心内科由心内科病房、CCU病房、心导管室、心功能室等几部分组成。该科医疗设备完善,拥有食道电生理仪、射频消融仪、12导长程心电图记录仪、运动平板机、直立倾斜床、中心监护系统、起搏除颤仪等,并与兄弟科室共享Innova 3100大型C臂、16排CT、磁共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扫描仪等大型设备。
心内科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集体,近年来,心内科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医务人员、团结医务人员、带领医务人员建功立业的有效形式,以“立足本职、团结协作、敬业守信、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确立了建设“以优质服务,赢得患者满意,树立医院良好的服务形象”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思路,出色的完成了医院各项工作任务。心内科人积极响应院党委、院行政“以病人为中心” 的号召,围绕“科技兴院”这一既定方针,全力发展学科建设,科室现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临床二级学科之一。
心内科多次被医院授予“先进科室”、“健康教育示范科室”、“优质服务文明护理单元”、“民主评议行风先进科室”称号。2008和200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 突出贡献奖”、“重大抢救成功奖” ,在湖北省 “三级优秀医院”活动中荣获“特别奖”…… 这些荣誉的取得与该科大力抓省级杰出“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组织落实,加强争创领导
多年来,市中心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把青年文明号作为医院的重要无形资产、文明行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了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团支部配合抓的良好格局。
心内科组建了主题为“呼唤心的春天”的创建小组,并根据小组成员工作岗位的变动,及时进行调整和充实,使争创活动做到组织领导有保证、活动经费有保障、计划措施有落实。科室以“用心呵护心生命”为服务宗旨,积极开展“五心服务”,即“接待病人热心、诊治病人精心、服务病人细心、照顾病人耐心、沟通交流暖心”,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工作作风像春天般的温暖,工作态度像春风般的柔和,工作精神像春雨般的细致”。力求达到“服务温馨化、工作专业化、病人舒适化”的工作目标,并制定了心内科青年文明号服务承诺,醒目张贴上墙,公布了监督电话,公开接受大众的监督,切实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青年职工素质在创号中得到锤炼,得到提高,做到了围绕工作抓争创,抓好争创促发展。
二、抓学习提高,优化青年素质
为切实加强学习型单位活动的开展,优化窗口青年素质,心内科大兴学习之风,弘扬创新精神,引入和吸收医学理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帮助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实现自我超越。尽力营造学习氛围,创新学习理论,挖掘自身潜力,把窗口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发挥服务职能。他们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青团章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作为全年的必修课程,熟记“八荣八耻”。为防止走过场,采用多种读书方式,以会议形式学习、以授课方式学习、做笔记、撰写学习心得,新人新事蔚然成风。
科室负责人何荣华曾参加赴藏医疗队的工作,为雪域高原的人们送去了健康和温暖。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科室成员能够自觉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方位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通过学习,心内科人筑牢了思想防线。他们坚决抵制商业贿赂和药品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重视医患沟通理解,树立白衣战士优良形象,廉洁行医蔚然成风。全科人员拒吃请,拒收红包多次,有时为了病人的心安,他们还会及时将款项交到病人的帐上,等出院再将收据交还给病人,该科还据此自导自演了小品《呼唤心的春天》,参与医院组织2009年医患沟通演示竞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后被选送到2010年医院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大家一致好评。
三、抓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心内科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拓展心血管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相继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及治疗冠心病、主动脉及肾动脉介入诊断及治疗外周动脉破裂或狭窄、临时性及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各类缓慢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防治深静脉血栓向肺动脉移行、运动负荷试验及CT下冠脉动脉三维成像对冠心病的初步筛选、单光子核素心肌扫描对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肌病的诊断和功能判断、食道电生理检查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直立倾斜试验筛查晕厥的可能病因等等相关业务,这些达省内领先水平新业务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去年省卫生厅组织的心脏介入治疗准入的检查中,心内科获得
一次性顺利通过,成了全省为数不多、可开展介入诊疗技术的医疗单位之一。有了技术的准入,科室的心脏介入手术得到广泛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急诊介入手术他们不怕辛劳。无论节日假期,无论严寒寒暑,无论白昼暗夜,他们心导管的介入团队时刻准备着,那里有病人的需要,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2009年,该科开展心脏介入手术达六百余台次,其中急诊心脏介入手术20余台次。2010年一季度,介入手术大120余台次,急诊手术10台次。有时,连台急诊手术达两三台,加上择期手术,穿者重达二、三十斤的铅衣,他们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就说2010年春节七天假期吧,不谈平诊,该科急诊心脏介入手术便达3台次之多,平日工作中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放射线,他们不惧;疲累,他们不说;付出,他们无悔,一心一意,只为病人的康复。
四、抓服务水平,提升窗口形象
心愿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远。心内科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走进心内科,绿色的窗帘,绿色的植物,绿色的健康教育宣传栏,一阵春的讯息扑面而来。渴了,他们会适时为您奉上一杯清茶,带给您一份温暖和温馨。谈起他们的服务啊,用两件“小事”就能说明:
3日,科室收治了一名本市看守所的服刑犯人,患者男性,孤老,身患高血压、脑梗塞。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病情危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医护人员不仅没有嫌弃她,歧视他,还认真为他诊治、监护、输液输氧、导尿、膀胱冲洗。耐心的为他清洁皮肤,做口腔护理。为了不发生皮肤压疮,不到两小时就为他翻身按摩一次皮肤,大便失禁了,护士为他仔细清洗擦干,再扑上一层滑滑的爽身粉。不能经口进食,就鼻饲喂食,两小时的一次热牛奶,喂流食,每天十二次的来来往往,凝聚着心内科人全体的爱心和努力。其他的病友、家属看在眼里,纷纷竖起大拇指,询问为什么对他这样好。心内科人笑而不答,因为答案很简单:他是心内科的病人。
16日凌晨1点左右,科室收治了一名120送来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他是一名老年男性患者,辽宁省沈阳市人,原本准备去广州看望女儿,在从沈阳北开往广州东的T12次列车上突发心脏病,车站急呼120送入心内科诊治。经过当班医务人员紧急处理,诊断,确诊该病人为急性心肌梗塞,需要马上对病人施行“急诊支架植入术”。时间就是生命,他们迅速打通家属电话,征得家属同意。同时连夜召唤心脏介入团队,争分夺秒抢救病人,入院一刻钟,患者被推进心导管室,入院一小时,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术后,老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社会好人真多”。下午,老人的家属赶到心内科,对医护人员的救治表示万分感谢。这件事情还被刊登在17日的《孝感晚报》上。
心内科人的努力,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有的病人家属为了表达感谢之情,还给他们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该科共收到感谢信11封和锦旗13面。
五、抓活动开展,丰富文化生活
围绕创建活动,心内科不断地开展积极向上、有益青年身心健康的活动,以文化凝聚人心,增强科室的综合实力。丰富医务人员业余生活。针对团员青年的特点,开展并参加院内羽毛球赛、红歌卡拉OK大赛、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促进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
作为医院的健康教育试点病区,心内科注重夯实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堂,适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提供出院温馨指导卡,落实院后随访工作,切实做到为病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全国高血压病日,他们还组织大型广场义诊宣传,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近千份,接诊病人数百人。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科室多次组织全体医务人员捐款献爱心,医务人员纷纷要求深入地震一线参加医疗救援,科内护士胡丽文、金秀参加了孝感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的大型广场募捐及其他活动,分别获得孝感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抗震救灾积极分子;他们走进社区,面向群众,认真为人民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健康教育,提升人群健康意识;他们每年定期下乡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军人军属送温暖,先后赴大悟、云梦、孝昌等地义诊和送钱送物。心内科数人参加了孝感市红十字会志愿队组织的孝感市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护士长刘红燕还承担了其中心肺复苏部分的讲课任务,得知药房职工李燕子家的男孩颜小锐不幸患上白血病的消息后,心内科人行动起来,积极主动捐款2000元,为颜小锐一家坚定治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