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存活不仅仅是奇迹
时间:2017-10-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晓塘孙小伟
阅读量:18
分享到
“我要孩子记住,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务工作者能代表全国好医生好护士的整体形象,他们的技术水平一流,服务质量一流,值得你永远尊重!”见到笔者,沈亮(化名)的父亲激动地说。
沈亮今年16岁,刚升学到高中读一年级。11月9日,他考完试后,突然感到全身不适,有腹痛、腹泻、胸闷、头晕和乏力等症状,急忙跑到校医务室就诊。因为校医务室条件有限,两天后,病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心急的父亲把他带到了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
沈亮的病情十分复杂,11月12日由普通内科病房转到了重症监护室。中心医院特意为他抽调了医疗专家组相继会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会诊医生,如内科专家郑晓清、李睿、余蒂成等,他们即是专家,也是党员,一听说有重病患者,他们顾不上周日休息,直接从家中赶来,而且为了讨论治疗方案,一站就是半天,有的还加班到次日零晨。医院领导十分重视,院党委书记、内科主任医师余小明亲自挂帅,指导医疗专家组攻关。经过多次论证,最后确诊沈亮得了重症肺炎、败血症,继发中毒性心肌炎和左心功能不全,四种疾病加在一起导致肝、肾、心、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医院准备好了治疗方案,不过,类似沈亮这样的病人在临床上死亡率非常高,医院在治疗前需征求家属意见。
转院?
还是,留下来?
成了沈亮父母不得不选择的难题。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们还是决定让儿子留在中心医院,一是沈广的身子太虚弱了,经不起长途转运的折腾;二是他们始终相信中心医院,相信他们的医疗技术,相信他们能尽最大的努力救治自己的孩子。
中心医院果然没有让家长失望,事实证明,专家组的诊断是正确的,他们用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如救火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帮沈广解决了呼吸困难等棘手难题。重症监护室主任、党员彭清臻负责全面的协调工作,他日夜在病房值守,尽职尽责。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更让家长赞不绝口,称赞她们的做所做为取代了孩子妈妈的角色。由于病情的反复和病痛的折磨,沈亮的心情十分烦闷,经常冲着护士发脾气。护士长、党员吴克艳耐心地与他沟通,语言犹如清泉一般,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了解他的爱好和特长,并鼓励他要有战胜病魔的勇气。沈亮想解小便了,正常人还可以去洗手间,沈亮却只能选择在床上解决问题,当着护士的面他很怕羞,又不敢明说,言语含含糊糊地老吵着要父亲进来帮忙。善解人意的护士们猜明白了他的心事,尊重他的一点隐私,帮他拉上了帘子,制造了私人空间,还让他听流水的声音,安抚了焦燥情绪。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病情需要马上解决的,护士们都争着抢着帮忙。
重症监护室是无陪病房,家长按规定不能入内,他们只能在外面守候。因为害怕孩子有什么三长两短,他俩不安地在外面站了一夜。重症监护室里发生的事情他们都听到了,两人都被医护人员崇高的敬业精神感动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最后还是止不住流了下来。
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和精心护理,奇迹出现了,仪器上刺目的箭头消失,沈亮的各项病理指标降了下来。11月19日,从重症监护室传来好消息,沈亮的生命体征已经稳定,病情日见好转,可以转回普通内科病房治疗。家长告诉笔者,沈亮的心愿马上可以实现了。原来,在重症监护室时,沈亮就有个想法,想和救命恩人照张合影留念。父母一直没答应,怕看到儿子病秧秧的样子难过,现在好了,不需要多久,沈家父子就能和医生护士们站在一起微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