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党建 >医德医风
我们陪你一起看夕阳
时间:2022-06-20 来源:重症医学科 作者:吴克艳 阅读量:23

“我们一起出去看夕阳,好吗?”孝感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康复治疗师倪琛正在和ICU里的一名躺在床上的爹爹正在交流。

“不可能”,在床上快六年了,怎么可能出得去呀?不但你们不相信,我也不信。

患者邓爹爹,67岁,自从2017年因脑干出血行颅内手术治疗后,就遗留下四肢无力的后遗症,再也没有离开过床了。

邓爹爹是今年3月份住进外科楼二楼的ICU,当时因呼吸急促,误吸严重,缺氧住进来的时候,家人就以为命不保了。可是,真有奇迹发生了。他有幸遇到了这样一群人,ICU的医护人员、康复医学科认真负责的康复治疗师倪琛。

重症医学科在刚刚住进ICU后两周内,通过规范的呼吸机治疗,纤支镜下吸痰,肠内肠外营养等专科处置,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意识也渐渐恢复了。家属说只要有一口气,就治!看着患者清澈的眼神,我们很欣慰。

两周后,通过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及时与康复医学科进行多学科、多专业、多维度的联合查房与沟通交流,康复医学科早期康复团队对邓爹爹高度非常重视,根据邓爹爹的病情进行了有效评估,制定了适合的、精准的康复治疗方案。在经过肺康复、呼吸道管理/痰液引流、呼吸功能评估和训练、脱机训练、膈肌起搏、吞咽功能、血栓预防与干预、肌肉关节功能康复、床旁关节活动训练及健脑手指操等康复训练后,效果渐显,邓爹爹慢慢意识好转,让家属欣慰的是,在医、护、康复治疗人员的精心努力下,呼吸机停掉了患者自主呼吸;又过了一周,患者终于可以通过鼻子正常的呼吸,邓爹爹能正常咳嗽,痰量较前明显减少。吞咽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可以通过嘴少量吃一些稀饭。邓爹爹反应越来越好,自己会主动活动四肢,出现一些自发声音。每天心情都很不错,后面的治疗也有了更大动力和希望。家属激动的说:是你们让老爷子“活下来”变成“活得好”。

永远积极向上,永远热泪盈眶,这是我们录制的一个视频的主题语,我们每看一次,就有点小激动。

呼吸训练,呼,吸,呼,吸,康复治疗师不厌其烦地教着;最开始,老人,包括ICU里的医生护士都以为他张不了嘴,学不了这么复杂的动作,可是这个90后的康复治疗师就是这么较真,“护士长,他是可以的。”患者久卧病床产生压疮,身上会散发难闻的气味,有些患者子女都会避得远远的,可他不嫌脏、不怕苦地做好患者每一次的治疗。对于情绪低落、消极治疗的患者,倪琛就抽空陪他们聊天,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倪琛不厌其烦地进行宽慰疏导,最终使得病人放下了心理包袱。

一个月后,康复治疗师经过认真评估,提出可以让患者外出去看一下,这个提议得到了医护人员的有效回应。与家属沟通后,迅速制定了应急预案,还进行了认真的演练。从出科到电梯,到一楼阳台,监护仪电池,給氧设施,吸痰设施,演练完毕后,对容易忽略的细节进行了梳理。

重症医学科与康复医学科联手,带患者出去看夕阳。夕阳下,邓爹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意,两行泪从眼角滑落。他应该是想到此生。

原本是走不出房间的,出来透气看夕阳应该是奢望。将重症康复的理念引进到ICU,落实在ICU,此举已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将促进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功能,重返社会和家庭,提高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重症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将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康复治疗,使患者站着走出ICU,让“活下来”变成“活得好”!让奢望成真,我们用爱心圆了患者的梦!

wps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