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院患者王阿姨将一面印着“医术精湛品德优,服务热忱如亲人”的锦旗送到孝感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I病区,向何荣华主任团队表达了感激之情。
前不久,患者因突发“胸闷、头晕一天”到云梦就诊,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通过医联体联动电话会诊,孝感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I病区副主任医师李鹏飞立即做出诊断,指导患者口服“心梗一包药”,肝素钠静脉注射,并绕行一路绿灯将其转入科室。
患者因心梗所致心动过缓,心跳随时可能会停,在李鹏飞的详细沟通下,患者及家属无条件的选择相信医生、配合医生。由于患者已错过急诊抢救冠脉介入时间窗,心血管内科医生团队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为其制定了详细全面的诊疗计划,决定暂行药物保守治疗。护理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制订专科护理计划,风险意外防范措施,心理护理等,患者病情逐步稳定下来。但这场战役还没有胜利,“罪犯”血管还没有找到,评估患者满足手术指针后,何荣华主任带领介入团队找到“罪犯”血管,成功为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支架植入术”,大大降低了心血管意外风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十分感激。
“我在云梦住院,为什么我的病历信息第一时间会被孝感市中心医院知晓?”住院期间,患者对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提出疑问。
那就要谈谈医联体的优势了: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牵头与二级医院及以下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的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此次患者在云梦就诊的病历信息上传至专门的医联体微信群中,此群有双方医院心血管专科的领头人、120院前急救人员、住院总医师、胸痛中心人员、导管室人员、还有心血管专科医生及护士等,孝感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人员收到患者信息后,立即分析给予指导意见。
患者表示理解并称赞:“医联体是急危重症患者的福音,让疑难急危重症患者在家门口即可得到孝感市中心医院专家的诊治。”“怎么在急诊入院这么快就住到心血管内科去了?”患者又有新的疑问。
这就要谈到胸痛中心之绿色通道:
医院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着力加强从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开始的规范化流程管理和时间节点管理,实行救治流程向前延伸和内部再造,全面优化胸痛患者诊治流程,规范了二十多个流程图,顺畅了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高危胸痛救治的绿色通道。并且将传统的院内急救行为前移到救护车上进行,使原来需要等患者到达医院后才开始的抢救措施和术前准备工作提前到救护车上实行,从而赢得胸痛急救的黄金时间。
医院还组建了“胸痛中心微信群”,借助微信等手段为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提供强有力信息化支撑。120医护人员出诊后为患者进行包括做心电图、开通静脉等一系列的院前急救,并把心电图的结果以及患者相关信息上传到医院胸痛中心微信平台进行专家会诊。“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专家们通过及时解读微信平台上传的患者信息,当即诊断患者病情,予以指导治疗,急诊医护人员随即与家属进行沟通,并确定急诊介入干预治疗方案。同时“一键启动”导管室,提前做好介入手术准备。救护车到医院后绕行急诊科与心血管内科病房,直接送病人入导管室,实现了患者到医院的无缝对接,从而最大程度地压缩了中间环节。
同时,以孝感市“胸痛中心联盟”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基础,对急危重症患者实现快速诊治和转诊,实现了基层医院、120与三甲大医院内救治的无缝对接,使救命“绿色通道”得到进一步拓宽与优化。
一面锦旗对医护人员来说,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患者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医院医疗技术的肯定、对医院医德医风的肯定、对医务人员尽心工作的肯定。在未来的日子里,孝感市中心医院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