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市中心医院三篇家风家训入选《孝感好家训》
时间:2023-09-11 来源:院妇委会 作者: 阅读量:28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化家庭道德建设,用好家风润养好作风,用好作风汇聚好医风,近期市中心医院妇委会开展了家风家训征集活动,其中三篇文章入选《孝感好家训》。

人生百年 立于幼学

孝感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党支部 寇继光

《左传》里有一句话:“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意思是说,如果爱子女,就应该教育子女行事要遵守规矩法度,而不是走邪门歪道。我比较认同这句话,相比丰厚的物质条件,好的家教家风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馈赠,给孩子一个春风化雨的教育环境,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他们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我的女儿去年参加工作,基本完成了人生路上的一个小目标,回首与女儿共同成长的十几年,我们对她的要求可归纳为:上进、崇学、严谨、善良。

上进不仅仅指的是努力学习,还表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为之努力的恒心和毅力。大家都知道,真正成功的家教并不仅仅是智力教育,应该同时把孩子的非智力素质,如意志、情感以及道德素质培养好,而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的“志”立好。所以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仅在于教孩子多识几个字、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逐步使孩子形成一个童真的“梦”。记得女儿小时候脸上长了痣,我带她到湖北省各大医院就诊效果不佳,听说上海九院治疗效果非常好,慕名而去,这次普通的旅程却在女儿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九院环境优美,业务精湛。在上海期间,我们游玩了一些景点,参观了几所名校,女儿对于上海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我就鼓励她努力进步,她也立志将来要到上海生活发展。经过孩子的不懈努力,在读完上海交大研究生后顺利地应聘到九院工作,实现了她儿时的梦想与理想。

崇学,主要是鼓励孩子尊重知识、重学善思。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身作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范仲淹说:“立身莫歪,子孙看样。”都是讲做家长的一定要给孩子树好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尽管平时我们的工作比较忙,但我们坚持每晚只要有空就陪着孩子读书,帮她了解各类知识,小时候陪她看绘本故事书,长大了后和她一起看文学方面的书,互相交流心得,让她从小就形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平时有空会陪孩子跑步、游泳、打球,鼓励支持孩子学习跳舞、小提琴等,培养了她广泛的兴趣爱好,读中学时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作文和演讲比赛,经常获得第一名,学校运动会也能在短跑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是活学活用,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过于“应试”,不能读死书,因此很少限制孩子的思维,鼓励引导她凡事从多角度学习思考。印象很深的是,在女儿两岁的时候,每晚我都会自编成语故事给她听,讲到掩耳盗铃时,我没有根据典故讲解,而是说:“这个成语说一个人看上别人家的铃铛,想偷又怕别人发现,于是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去偷。”这时我反问女儿:“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呀?”女儿哈哈大笑地说道:“这个人太笨了!”这样她就通透地理解了这个成语意思,后来对于成语的学习都充满了好奇。

严谨,主要是要求女儿今日事今日毕。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道:“凡事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在曾国藩看来,任何事情都不能等到明天,他要求后辈们要有时间观念,学会珍惜光阴。这也是我们家所注重的,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把培养女儿专心一致、心无旁骛的好习惯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她做任何事情都尽量做到集中精神,全力以赴,这在她学习路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善良,我们认为是子女教育的重中之重。善良是一种人格品质,包括责任意识、感恩之心、格局意识、情绪自控等,善良的品质能引导孩子把学来的知识用在正确的方向,用恰当的方式去做人处事,让人生可控,让幸福可期。在女儿的成长中,我们的体会是:要培养一个善良的孩子,首先我们自己要成为有道德的父母,鼓励孩子多感恩别人的善意,多与品学兼优、心地善良的人交往,在重视孩子文化成绩的同时,更重视品德修养的提高,教导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活中还有一些家长和我聊到,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大家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要努力去寻找属于孩子的一种教育方式。人生漫漫,比马拉松更漫长,往往前半程领先的,后半程反而容易输,抢跑者未必就能拿到冠军。因此我认为不存在什么起跑线,如果一定要找一条起跑线的话,我认为我们每个家庭的家风,也就是父母的信念、价值观、生活态度和方式、格局和爱的能力,那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起跑线。

我家的家训如吹来的清风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部 文梦婷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养下,才能够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够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我的脑海中不禁涌出爸爸妈妈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我的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它没有堆金积玉的财富,也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它就是那么平凡,跟千万个平凡的家一样。但是,我家却有着良好的家风,这令我骄傲不已。 

第一股风:“善良风”

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出门逛街,逛了一天,买了很多东西,妈妈口袋里只剩下回家的车钱,这时候,有一位双腿残废的男孩行乞,妈妈冲他友好地笑了笑,把我们搭车的钱给了他。我和妈妈提着一堆东西,整整走了一个小时的路,才回到家。我当时一直抱怨妈妈,拖累我也跟着吃苦受累。后来,妈妈对我说:“孩子,那个残疾男孩现在站起来很困难,可是我们却可以走很多很多的路,很幸福,不是吗?正好妈妈也想和你一起锻炼锻炼身体。”随后,回到家,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也夸了我们。妈妈的“善良风”和她的爱心教育,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心里。

第二股风:“吃苦风”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我们都很熟悉。这句话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它更是我的美好家风的体现。

那句话是爸爸对我说的。他希望我吃苦耐劳,但是那种没有明确方向的努力,他是不支持的。记得小时候,爸爸带我去爬山。我当时期待了很久,也一直对“山”感兴趣。但是,当我站在山底下我才发现,到达目的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山间空气很新鲜。有清泉和花草树木散发出来的自然的味道。沿着山路一路前行,脚下的路越来越崎岖。我心里恐惧,就很想返回了,不停地抱怨着这山路难行。就是这时,爸爸告诉我:吃得苦上苦,方为人上人,如果这点苦和累就受不了,只懂得享受,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站在目的地时,我们才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在生活上要能吃苦,在学习上亦是如此。是啊,在学习上害怕吃苦,那怎么能学好。既然不能天生聪明,那我为何不用后天的勤奋来弥补自己?于是,这股“吃苦之风”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心里。

第三股风:“尊老爱幼之风”

妈妈是个和蔼的人,她不论对谁都是满脸笑容。她说:“人与人之间交往,必须善待身边所有人。”而妈妈身上的闪光点,也正是她尊老爱幼的品质了。她关爱家中的老人,好生照料她们。回头来,大家都说妈妈有孝心。她也十分疼爱小孩,有一次,在路边遇到一个和爸爸妈妈走失的小孩,她硬是一直陪着孩子找妈妈找了一下午。妈妈说:“不论对谁,老人也好,孩子也是,我们都要怀着一颗尊重的心,古道热肠待人,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温暖。”

家风,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所作所想,更是整个家的优秀品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些就是我的好家风,在这样家风的熏陶下,我定会更加茁壮地成长。

每个家庭的家风都有所不同,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相信我们在这种良好家风的教育下,未来一定是辉煌的、灿烂的。

救死扶伤 励志践行

认真做事 踏实做人

行政二支部 邱萌

家风是一个家庭无言的教育,是上一辈人对下一代的言传身教,是上一辈人对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在我三十多年的人生记忆里,我一直都沉浸在长辈们营造的良好家风之中。

孝顺父母是家风的底色。“百善孝为先”,父亲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并且用实际行动践行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记得在我10岁的时候,爷爷突发脑溢血导致瘫痪在床,那时正是父亲的事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父亲没有半句牢骚,毅然扛起照顾爷爷的重任。白天他忙于看病开刀,照顾我的生活,晚上又回家接替奶奶,完成照看爷爷的重任。寒来暑往,冬尽春归,爷爷在床上躺了13年,父亲就在床前尽孝了13年。13年,将父亲从满头乌发的青年人变成了灰白头发的中年人。虽然他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达对孝的理解,但他却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为我、为整个家族做出了表率。

爱岗敬业是家风的基色。父亲从医多年,一直秉承着为社会作贡献的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着作为医生的职责。我和他一起走在路上,常遇到曾经的患者过来打招呼,他一定会询问别人病情的恢复情况。有一次我就问他:“难道每个患者的病情你都记得住?”他说:“大部分能。”我一脸诧异:“你出门有时都忘拿手机或者钥匙,有的患者只有几面之缘,你都能记住?”他呵呵一笑,说:“每位患者病情各异,不能一概而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仔细地掌握其中的差异,工作需要总结,需要改进提高,这是对患者生命健康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踏实,都要有责任感,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平凡的话语,就像闪闪发亮的明灯,指引着我一路前行。

勤奋学习是家风的辅色。我们家是一个爱学习的家庭,学习之风一直伴随我长大成人,母亲则在学习方面给予我极大的帮助与鼓励。小时候我放学回家,无论多忙多晚,母亲都会亲自检查我的各项作业,并且督促我改正作业中的错误。在我睡觉之后,母亲就拿出书籍,在昏黄的灯光下,一行行划着,一句句抄着。每次我一觉醒来,孤独的虫鸣划破深夜的寂静,而她瘦小的背影却显得无比的高大。经过不懈的努力,她自学了大专和本科课程,同时在国内院感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完成了从普通医务工作者到孝感市内知名院感专家的逆袭。

在父母身体力行的教导下,我深切感受到优良家风对我的影响,正如春雨润物!14年来,我也在平凡的医院科教管理岗位上,默默奉献。曾两度被评为“青年岗位能手”,多次业绩考评优秀,获得各种荣誉,书写各类论文十余篇,发表各种宣传文稿上百篇,并坚持学习专业英语。家风要求我们下辈拥有孝顺、敬业、勤勉、责任、善良、诚信等品质,在平凡的工作中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我要将我原生家庭的好传统、好作风在我的小家庭中传承、发扬,让我的孩子沐浴在良好的家风家教中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