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一针一线织就的医患深情——记呼吸科的人文关怀实践
时间:2025-04-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Ⅱ病区 胡玉 袁曼 阅读量:171

病房的灯光总是那么明亮而冷静,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氧气瓶的轻微嘶鸣声、患者的咳嗽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呼吸科恒定的背景音。这里是慢阻肺患者反复出入的"第二个家",他们与疾病抗争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而在这样紧张而忙碌的医疗环境中,我们科室在厉银平主任和袁曼护士长的带领下,始终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让冰冷的病房有了温度。

医患之间的温暖纽带

王叔叔是我们科的"老熟人",多年的慢阻肺让他成了呼吸科的常客。每次住院,他的病情都牵动着大家的心。而他的老伴金阿姨,总是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旁,细心照料。在长期的护理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医患关系,更像是共同抗击病魔的战友。

两件毛衣,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4月15号那天下午,我踏入病房,准备指导王叔叔做呼吸康复锻炼,金阿姨,将一个朴素的纸袋塞进我手里。"胡玉,这是给球球和你婆婆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打开一看,是两件手工钩织的毛衣,针脚细密均匀,领口和袖口还精心编织了花纹。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在冰冷的医疗器械与严谨的医疗程序之外,还有一种温暖在以最传统的方式流淌——那是用一针一线编织出的医患情谊。

我的眼眶瞬间湿润了。要知道,钩织一件毛衣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王阿姨在照顾患病丈夫的间隙,竟一针一线地完成了这两件作品。这件毛衣不再只是一件御寒的衣物,而成为了一种无声的沟通,一种超越语言的感谢,一种将护理者视为家人的情感表达。

人文关怀,让医疗更有温度

在厉主任和袁曼护士长的倡导下,我们科室一直强调"医疗技术+人文关怀"的双重护理模式。技术可以治病,但唯有真心才能暖心。在医患关系时常紧张的今天,这样的互动显得尤为珍贵。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关系往往被简化为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交易,而忽略了医疗行为中蕴含的人性光辉。金阿姨的毛衣提醒我们,当医护人员以人文关怀的理念对待患者时,患者回报的往往不是冰冷的评价,而是充满温度的情感回应。这种关系不是基于利益交换,而是源于共同面对疾病时建立的理解与信任,金阿姨的毛衣,正是这种人文关怀的温暖回响。

传递温暖,让爱延续

那天晚上下班回家,将这份礼物带回家的情景令我难忘。一岁半的球球兴奋地试穿新毛衣,非常喜欢,嘴巴里不停的说着谢谢奶奶;婆婆抚摸着毛衣上的花纹,感叹道:"现在还有人愿意花时间做这个,真是难得。"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护理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治疗疾病,更在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温情。

在呼吸科,我们治愈的不仅是肺,还有心。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