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健康 科普
2025-01 20
长期卧床患者该如何护理? 神经内科II病区近期收治了许多应病情需要、肌力异常、免疫功能下降以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等原因入院的患者,她们极易发生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长期卧床并发症,对此我们需要采取规范且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预防或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具体有哪些措施呢? 1、加强营养,均衡营养:宜给予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多食含钾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绿叶蔬菜等。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比如,每日早饭前半小时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蜂蜜水或淡盐水;每日可做腹部按摩,轻揉下腹部;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两天以上不排便时,应酌用润肠通便药(开塞露等)促其排便。 2、加强口腔护理,长期卧床的慢性病人,口腔内的细菌携带者比正常人多,口腔内的条件致病菌的携带率也比正常人高。口腔护理中,要注意到刷牙与漱口的关系,对于卧床的病人,有时漱口比刷牙显得更重要。因此,我们要求卧床的病人在就餐后一定要漱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难的病人(中风,脑瘫)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每日需2-3次为病人做口腔护理,彻底清除口腔内细菌。 3、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加强拍背、吸痰,尽量做到每天早、晚开窗通风30min,室内温度应保持22~24℃,湿度应50%~60%为宜。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咳痰,每次翻身时叩背促进痰液排出。 4、使用气垫床,加强翻身,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使用气垫床,使受压部位气血运行通畅,但是仍需要定时翻身。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至4小时翻身一次。因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特别是长期疾病消耗,病人消瘦,皮下脂肪少,肌肉萎缩,翻身时应特别小心,宜两个人合作,动作轻柔、准确,避免拖、拉、推,减少皮肤摩擦,同时应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无碎屑,避免皮肤与碎屑及床单褶皱产生摩擦。 5、预防足下垂,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预防跟腱挛缩。冬天保暖时,应注意到棉被对足部的压迫,可用支架或干净硬纸盒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指导和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2025-01 20
呼吸操:开启肺部健康的秘密之门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肺部健康往往被忽视,受到大气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然而,有一种简单有效的健身方式——呼吸操,正逐渐成为维护肺部健康的重要途径。 一、呼吸操的定义与益处 呼吸操是一种结合腹式呼吸与肢体运动的全身性锻炼,旨在通过特定动作和呼吸节奏,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度,加深呼吸幅度,改善肺通气功能。它不仅能促进肺泡残气排出,还能增强呼吸肌耐力,预防呼吸衰竭。 二、呼吸操的多样性与适用性 呼吸操动作多样,适合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群。从简单的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到胸廓拉伸、背肌牵伸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肺部健康。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呼吸操更是一种理想的康复手段,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三、呼吸操对全身健康的积极影响 除了对肺部的直接益处外,呼吸操还能促进全身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通过加深和加快呼吸,改善体内血液循环,将更多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同时加速废物排出,保持身体清爽和活力。 四、练习呼吸操的注意事项 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外界干扰; 每次练习时间适中,建议5-10分钟,每天2-3次; 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不要刻意追求动作完美或呼吸深度,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呼吸操作为一种简单、易行、高效的健身方式,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肺部健康的新选择。它不仅能够改善呼吸功能,增强免疫力,还能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放松。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时代里,让我们一起动起来,用呼吸操开启肺部健康的秘密之门!
2025-01 14
流感“来袭”,你的防御力MAX了吗? 冬天一到,流感这个小怪兽就悄悄潜伏在我们身边,准备偷袭!但别怕,我们有超级防御秘籍!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它”,才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预防策略,提高预防效果,从而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啥是流感?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尤其在冬季寒冷、干燥的环境中更易流行。流感又分甲乙丙三种,其中,甲型最狂,简称甲流。 二、流感有啥症状?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三、不小心感染了咋整啊? 及时就医:如果症状一直不缓解,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居家隔离:确诊为流感后,应居家隔离,避免将流感病毒传播给家人和他人。 对症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缓解症状的药物进行治疗。 充分休息:流感期间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康复。 四、预防措施 至于预防,说起来也还是那几条,老套但真有效。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疫苗能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到来之前接种流感疫苗。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部位,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特别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就餐前后以及咳嗽、打喷嚏后。 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流感病毒的能力。 减少外出: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必须外出,务必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 流感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及时就医并遵循科学的治疗方法,就能有效应对。
2025-01 13
心血管疾病患者流感防治健康小贴士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尤其在冬季和春季高发。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流感不仅会加重原有疾病,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流感季节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和应对。以下是一些健康小贴士,希望能帮助到您和您的患者。 1.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 若对疫苗成分过敏或有其他禁忌症,请咨询医生。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至少15秒,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后或接触公共物品后。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 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风险。 3. 注意呼吸道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使用纸巾时,立即丢弃并再次洗手。 如果没有纸巾,可以用肘部内侧遮掩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 保持适量的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 确保每天有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5. 定期监测健康状况 密切关注心血管健康状况,及时就医。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等指标,记录变化情况。 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6. 遵医嘱用药和治疗 按时服药,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继续按医生建议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如果感染了流感,请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不擅自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疾病和压力时,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 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8. 家人和护理人员的支持与配合 家人和护理人员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人应协助患者遵守上述健康建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 如果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希望这些小贴士能够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流感季节保持健康,减少感染风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或护士。
2025-01 13
警惕心血管急危重症,共筑健康防线 近期,随着寒风凛冽与春节佳节的临近,我们科室的夜班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在前天深夜,我们团队齐心协力,成功接诊并救治了十位心血管病急危重症患者。在这个特殊时期,面对心血管疾病高发态势的挑战,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展现出了非凡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共同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全。作为心血管内科工作者,我们深知这一时段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尤为关键。因此,特此提醒广大心血管病友,做好预防措施,及时识别心血管急危重症,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了解心血管急危重症 心血管急危重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这些疾病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提高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至关重要。 二、如何预防心血管急危重症 1. 保持温暖:寒冷天气易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请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 合理饮食:春节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高脂肪、高盐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酒,切勿暴饮暴食。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稳定。 4.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提高心血管功能。 5.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三、如何识别心血管急危重症 1. 胸痛:突发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可能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2. 呼吸困难: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可能伴随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需警惕心力衰竭或肺栓塞。 3. 心悸与晕厥:感到心跳异常快速或缓慢,伴有头晕、黑蒙甚至晕厥,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 4. 水肿:下肢、面部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水肿,可能是心力衰竭的信号。 四、紧急应对措施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镇静:避免惊慌失措,尽量保持平静。 2. 立即就医: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3. 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援期间,可采取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结语 心血管急危重症虽然凶险,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和识别工作,就能有效降低其发生风险。让我们携手共筑心血管健康的防线,迎接每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祝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2025-01 13
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之“甲流” 什么是甲流? 甲流,全称为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甲流的症状有哪些呢? 甲流的症状通常起病急,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眼痛、畏光等症状。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甲流与普通感冒相比,甲流传染性强,容易大范围流行,且症状更为严重。普通感冒通常不会发热或仅有低热,且没有全身性症状,5-7天即可自愈。 甲流的传播途径? 甲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的人群。此外,病毒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衣物、餐具、洗漱用品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病毒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甲流的治疗与预防 一般患者在出现甲流症状后,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治疗重点是缓解发烧、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澡,避免到公共场所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与打喷嚏的人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此外,适当地增减衣服,防止因感冒着凉引起的免疫力低下,注意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温馨贴士:得了甲流不要怕, 甲流虽然传染性强,但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一旦出现甲流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护航!
2025-01 13
血栓药物速记小技巧 血栓病是血液凝固造成的,抗血栓药物通过融化血栓或改变血液的凝血能力,使得血液不容易凝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然而,由于血栓是“凝血”,抗栓是“破血”,因此抗血栓药物存在出血风险。本文将总结常见的抗血栓药物,并提供速记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药物。 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阿司匹林: 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 用途: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心房颤动等血栓形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性冠心病等。 速记:ASA,抑制TXA2生成,抗血小板。   氯吡格雷: 作用: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抑制血小板活化。 用途:用于新近心肌梗死、脑卒中或确诊的周围动脉病变。 速记:波立维,ADP受体拮抗剂。 替格瑞洛: 作用:作用于P2Y12ADP受体,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速记:P2Y12抑制剂,抗血小板。 二、抗凝药物 华法林: 作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 用途: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心房颤动、心瓣膜置换术后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 速记:VK拮抗剂,抗凝。 利伐沙班: 作用: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血栓形成。 用途:预防择期接受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年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 速记:Xa因子抑制剂,抗凝。 达比加群酯: 作用:抑制凝血酶,预防血栓形成。 用途: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体循环栓塞,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速记: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 三、其他抗血栓药物 舒洛地特: 作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调节血脂。 用途:有血栓形成危险的血管疾病。 速记:多效抗栓药。 蚓激酶: 作用: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动静脉血栓形成。 用途: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纤维蛋白原增高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的患者。 速记:降纤酶,抗血栓。 四、注意事项 出血风险:抗血栓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需酌情检查凝血功能,减少出血发生。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如华法林)易受其他药物和食物影响,需严格遵医嘱。 监测指标:使用抗血栓药物时,需监测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 五、速记口诀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氯吡格雷ADP拮;华法林抗凝VK拮,利伐沙班Xa抑;达比加群凝血酶阻,舒洛地特多效强;蚓激酶降纤抗栓好,用药监测不可忘。 通过本文的总结与速记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抗血栓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这些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5-01 13
守护宝贝健康,共筑流感防线 年关的脚步渐近,喜庆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然而,小儿流感的阴影却悄然潜伏。流感病毒在低温、干燥的冬季肆虐,儿童作为易感人群,极易遭受侵袭,其引发的高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不仅给孩子的身体带来痛苦,也让家长忧心忡忡。 预防胜于治疗,此刻,行动刻不容缓。 筑牢日常防护之堤:倡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用流动的清水与肥皂,仔细揉搓每一寸指尖,让病菌无处遁形;确保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让阳光与新鲜空气成为最好的消毒剂;在公共场所,为孩子佩戴好口罩,这小小的屏障能有效阻挡病毒的汹涌来袭。 培育健康生活土壤:规律作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充足睡眠为免疫系统赋能;鼓励孩子投身户外运动,跑步、踢球,在汗水挥洒中强健体魄;搭配合理膳食,蔬果的缤纷色彩、蛋白质的丰富营养,为孩子的身体注入抗“流”力量。 紧握疫苗防护盾牌:流感疫苗是科学赠予的有力武器,家长们应在流感季前,及时带孩子接种,为孩子的健康增添一层坚实保障。 年关,是团圆的序曲,莫让流感奏响不和谐音。让我们携手,以细心与责任为笔,绘就孩子健康无忧的新春画卷,用未雨绸缪的关爱,迎接每一个活力满满的朝阳。
123456...7273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