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群众满意
——孝感市中心医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服务群众纪实
初冬暖阳,记者随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采访组来到市中心医院,探访该院被列为我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先进典型的奥秘。
在收费挂号室、在门诊科室、在取药处、在骨外科手术台、在住院病房、在消化内科护士站,一路走来、观察、访谈,记者看到患者和家属有序地排队问诊、治疗,医生和护士微笑地服务、诊断。一个患者躺在床上,看起来精神劲儿很不错:“在这里感觉到很舒适,每天我能享受到刮胡子的服务!”
“让患者满意、群众满意是我们始终的追求。”孝感市中心医院院长樊立形象地说,创先争优活动就像助推器、加压器,激励全体医护人员弘扬大医精神,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创“先”争“优”,让这座有着140多年建院历史的三甲医院倍添生机和活力。
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创先争优,努力做到“服务好”
患病的人脾气大,稍不小心,就容易引起“火”。
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有两个重症室,共6个床位,室内配有急救车、中心吸氧器、中央监护系统等设备。为这里患者提供服务的护士叫张芹新,一个有着20多年护理经验的优秀护士。每一个小时,她至少要到重症室巡视一次,看看患者有什么服务需求。
“有没有患者不理解的,对你的工作?”记者问。
“很少碰到,有的话,是沟通不到位,沟通好差不多都能理解。”重症室除了医疗护理外,还有生活料理。她举例说,有的患者特别是女同志碍于情面,刚住院时对床上入厕不能接受,这就需要做工作,谈心、讲病情、谈治疗影响,都是为了身体恢复嘛!
重症室每个病床前的监护系统都连接到了护士站中央监护系统,患者的血压、心律等数据通过电脑实时显示。“仪器显示的是数据,反映不出患者的皮肤、管道、神志和意识等情况。”张芹新对护理非常上心,坚持随时巡视重症室。
今年68岁的杜德华老人住院已10天,因肝硬化恶化,他从下面一家医院转来,目前病情得到了控制。说话有点吃力,他伸出大拇指表示“服务好”。陪伴一侧的儿子也连连称赞:“护士不怕脏、不怕累,有时我们作为孩子的也做不到。”
普通患者杨先生也有同感。他在一宫市场做生意,上个月底一个晚上被摩托车给撞了,造成腿部骨折。老家在荆山,身边亲人又忙,想着一个人到出院时胡子拉碴一大把的。没想到医院护士提供洗头、刮胡子服务,还把自个儿整精神了。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党员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挂号、收费、药房、门诊等窗口服务,并积极推广‘医患沟通演示’活动,努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细心、耐心和真心的服务。”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护士站站长李萍介绍。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在市中心医院,服务病人是一种技术,也是艺术。
在改进医疗质量上创先争优,努力做到“质量好”
家住武汉江夏区的孟华荣老人是第二次来市中心医院做手术。
“第一次上手术台,腿直打颤,医生说,你莫怕,放心,哪能放心哦!”这次,孟婆婆放心了。躺在床上,她宽心面对疾病。
一直陪伴左右的,她的女婿叶先生告诉记者,婆婆患有肱骨头坏死,去年来手术一次,今年是右侧患病。“来孝感治疗是经过亲人朋友多方打听的,主要是考虑这里医生的技术水平和业界地位,毕竟老人的身体更重要。”
成功为老人实施手术的是骨外科主任邹三明。在又一个手术将要进行的前几分钟,记者采访了他。1987年,邹三明从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先后援过藏,援过阿尔及利亚。对于他,医院内人人皆知的故事是,刚出任外科4个病区总住院医师那阵儿,为了不影响病区中午和晚上的急诊手术,他主动将全家搬到病房吃住,半年时间做手术200余例,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
“对于骨外科医生来说,创先争优就是要为每一个患者制订最优化的手术方案,减轻病人痛苦,获得最大限度的满意。”孟华荣老人的手术,邹三明和他的团队讨论了多次,最终采用四孔微创手术来治疗,放弃了传统的术后夹石膏板的方案,这主要是考虑老人年纪大了,受不了因手术带来的痛苦。
在市中心医院医生的心目中,医疗质量不光是手术成功这样一个硬性指标,它还包括手术方案最优化、最经济、最小痛苦、最大满意这些可量化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考察。
为此,医院坚持每周举办一场业务培训,各科室每周进行一次业务讨论,主要是培训、交流最新临床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并鼓励撰写科研论文,2010年,医院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5项,市级3项,9项科研成果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还建立规范了优良和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医疗质量月分析会议制度、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等,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弘扬高尚医德上创先争优,努力做到“医德好”
10月15日,64岁的岳明芳老人一大早就空腹来到市中心医院超声室,他要做腹部B超检查。他来到太早,还没有到上班时间。值班医生胡婷婷在老人叫了号后,对他说:“我来给你做吧,免得让你等太长时间,病人来了,我就应该开始工作。”
无意间的话语,感动了老人。“‘病人来了,我就应该开始工作’,这是胡大夫的普通的一句话,但对我们患者来说,它真诚地反映了新一代医护工作者的坚定信念:‘一切为了患者’,我们广大市民就是欢迎这群新生力量。”岳明芳老人通过其他医生了解到胡婷婷的相关信息,回家后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去年底刚招聘进来的大学生胡婷婷真诚地对记者讲:“在我们医院,任何一位医生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做。”
市中心医院高度重视医德建设。医院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医德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下,由外部教育灌输和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的主观修养而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
“收红包现象,实质上是医患关系不信任的表现。”针对医疗行业存在的“红包”现象,消化内科主任寇继光说,现在存在这样一种认识:似乎是收了“红包”手术就认真彻底做,不收“红包”手术就打折扣。其实,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任何时候他都不会拿患者的生命当儿戏的,因为他自己也会生病,也可能会成为一个患者。他坦言,自己也遇到过送“红包”的患者,但大多数时候都婉拒了;实在推不掉的,就先收下,替患者交住院费用,等患者出院时把收据给他。
市中心医院每年都坚持分批次组织医护人员到革命老区大悟,或革命圣地嘉兴、延安等地开展红色教育;同时,还积极倡导向身边的典型陈金英学习,以此激励广大医护人员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服务患者。
医院还利用群众举报等有效手段,对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收受或变相索要“红包”、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充分发挥惩治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促进良好医疗行风的形成。据介绍,仅今年以来,医务人员就收到锦旗45面,感谢信20封,拒收红包上万元;门诊、出院患者调查问卷1000多份,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采访结束了,院长樊立的话犹在耳边响起:“创先争优精神将激励我们勇于迎接挑战,努力跟上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对健康的强烈需求,让群众满意、让社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