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年纪已经60岁了,平时就喜欢养养花、下下棋。但老王对自己的身体特别注意,每年都去做体检,各项指标也没什么大问题。
一天,在下棋时,出现左侧胸腹痛,数天后,在疼痛的位置慢慢起了半圈皮疹。随后的数月中,老王的左侧胸腹部出现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了老王的日常生活。
带状疱疹的常见后遗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由潜伏在神经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因其常在身体单侧出现带状分布的皮疹,故名“带状疱疹”。这种病毒同样也是儿时导致水痘疾病的罪魁祸首。
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仍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即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30%-50%PHN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甚至达10年或更长。PHN通常见于高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带状疱疹及PHN有着极高的发病率
研究证实,99.5%的50岁及以上人群曾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中1/3在一生中因病毒再激活而罹患带状疱疹。约9% ~ 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 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 会发生PHN,70 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
此外,带状疱疹并非终身免疫性疾病,其存在一定复发率。
PHN的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得过带状疱疹的都知道,它最可怕的不是疱疹,而是那种难以忍受的疼痛。
PHN的患者其疼痛性质多样,可呈“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等疼痛。急性期疼痛会非常严重,使患者失去活动能力,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其疼痛程度,甚至超过分娩痛、癌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PHN 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许多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药物治疗是基础,药物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2 周。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及PHN
提高50岁及以上易感人群的抵抗力是重要的预防措施。通过注射带状疱疹疫苗可提高易感人群抵抗力。国内已上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其保护时长可以长达20年。
慢性病人群是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其带状疱疹发病率明显增高。除控制基础病外,疫苗接种仍是慢性病人群的有效预防措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苗接种后14天即可接种该疫苗。
疾病预防小科普
1.如何判断是否罹患带状疱疹?
在皮疹出诊前会出现一些发热、头痛、肌痛或相关皮肤区域不适感,随后会出现身体单侧的皮疹,皮疹呈带状分步并伴有疼痛,如果您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已经罹患带状疱疹,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治疗。
2.什么人容易罹患带状疱疹及PHN?
答:年龄的增长是带状疱疹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此外,慢性病及免疫抑制性疾病同样是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哮喘、慢阻肺、抑郁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慢性肾病等。患有慢病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患者再发带状疱疹病程更长,并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3.患有慢性疾病能否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答:带状疱疹疫苗在慢病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以证实。此外,部分慢病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疾病等为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相较于健康人群,慢病人群更容易罹患带状疱疹。因此,慢性疾病人群推荐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来预防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信息
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目前带状疱疹疫苗已覆盖孝感市。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带状疱疹的预防和疫苗接种信息,请到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咨询与预约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