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脐疝应该怎么护理?
时间:2022-11-29 来源:新生儿科 作者:冯卓 阅读量:11

有些宝宝在脐带脱落后,家长突然发现宝宝脐部怎么鼓出一个大包,好像一个肿瘤一样,宝宝越哭,包块越大,家长看着非常紧张,误以为宝宝得了重病。

其实这就是平时常说的脐疝,是腹壁疝的一种常见形式。约有20%的足月儿存在脐疝,而早产儿的发病率高达70%~80%。

wps1.png

而之所以会出现脐疝,是因为宝宝的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肠胀气就会使部分胀气肠道从肚脐部位往外突出,从而在腹壁上形成一个包块。

wps4.png


那么小儿脐疝的症状具体有哪些呢?

1.发生在宝宝肚脐处;

2.脐部可见一球形或半球形肿物;

3.尤其是在宝宝哭闹或用力的时候肚脐鼓出比较明显;

4.宝宝安静的状态下,这个肿物会减轻或者消失,脐部皮肤松弛;

5.如果大人用手去按压肚脐,鼓出来的部分也会收回去,另外按压时能感觉到气过水声。


这时候有家长可能就会问了,脐疝可以自愈吗?

1.如果鼓出的部分是软的,按压能够回缩,而且宝宝也没有不舒服的表现,这种脐疝就通常不会有问题;

2.小儿脐疝一般无需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脐部筋膜环逐步收缩,在两岁以前可以自行愈合;

3.因此2岁前,除非嵌顿(这种情况极少极少),可观察等待,采用非手术疗法促使自愈。


什么情况下脐疝宝宝需要就诊?

其实绝大多数的脐疝都不需要去医院。但是!因为宝宝之间的个体差异,脐疝痊愈的时间也有差异,当宝宝有以下表现时,建议去医院就诊。

1.宝宝的脐疝周围有肿胀;

2.触摸肚脐时宝宝就哭;

3.肚脐发生了颜色变化;

4.宝宝出现呕吐(生理性吐奶除外)或疼痛表现;


患有脐疝的孩子应注意哪些方面?

1.应尽量避免其哭闹、便秘、咳嗽等情况出现,因为这几种情况都会使腹压增高,加重脐疝,影响脐环的愈合过程;

2.如脐疝过大可用纱布包裹腹部,但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3.已满2岁的孩子,如果脐疝仍未愈合,应考虑手术修补。最后,约80%的脐疝在2岁内可以自愈,所以家长们不必恐慌,平时多加观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