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耳鼻喉健康科普
时间:2023-03-21 来源:耳鼻喉科一 作者:池宇惠 阅读量:29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吃东西时一不注意就会吞下了某些东西卡在自己的食道中,尤其是小儿和老年人是发生食道异物的高危人群。食道中的异物时间久了,有可能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耳鼻喉科对近几年来院就诊的食道异物患者进行统计,发现主要以中老年人群居多。春节将至,鸡鸭鱼翅逐渐摆上了大众的餐桌,我院耳鼻咽喉科专家提醒您,谨防鱼刺食道异物的发生! 

一旦发生食管异物,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

食道穿孔感染、气管食管瘘、穿破大动脉出血甚至死亡。

临床统计常见的异物种类有哪些?

枣核、假牙、硬币、螺丝帽、鱼刺、鸡骨、鸭骨、猪骨等。 

一旦发生食管异物,切不可尝试以下错误救治方法:

选择进食大量团块食物如馒头、面包等或是大量饮水,试食道图将异物咽下,因为这样会增加医生取出异物的难度。由于周围有大动脉,盲目的强行吞咽异物,有可能刺破食道壁以及动脉血管壁,引发胸腔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正确救治方法:

立即来医院就诊,不要自行处理;禁食禁水,便于医生及时救治;保持冷静,避免频繁吞咽动作。

端午将至,吃粽子、家庭聚餐会引起枣核、鱼刺、鸡骨等异物频发,您该如何避免?

★预防为主:希望通过阅读上面内容,您能够对此急症有充分的认可,提高警惕,预防为主是上策。

★提前取出枣核再制作美食或进食:黄米糕和粽子包裹红枣,所以稍有不慎很容易将枣核吞下。尽量在进食前提前将枣核剔除,避免误咽。

★去除鱼骨鱼刺:老人儿童吃鱼时,可以选择刺少的鱼类,或是家属先将鱼刺剔除干净。

★进食须知:不要着急,细嚼慢咽,是可以避免食道异物发生即有效又简单的方法。进食时不要高谈阔论、儿童不要跑动嬉笑。

★重点人群:老年人(多因咀嚼功能差、口内感觉欠灵敏,义齿使用不便或松脱所致)、儿童(多为口含玩物不良习惯引起)。

误吞东西卡在食道有可能危及生命,特别是小孩子对事物认知不足,所以在平日要注意自己的宝宝,不能让孩子抓着东西就往嘴里塞;万一发生误吞异物后,一定要冷静,及时送患者去医院,及时取出异物,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