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很受人青睐,没有用药的副作用,既对很多疾病起辅助治疗作用,也对某些疾病起主要治疗作用,且有很好疗效。
采用针灸治疗时,很多人认为穴位选择、手法等对疗效很重要,却容易忽略针灸还有一些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事实上,这些事项对针灸的疗效同样很重要,如果不注意,针灸的疗效会大打折扣。这里就说说的针灸的一些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有禁忌
虽然针灸具有温通经络、温中补阳、消瘀散结等功效,大家对这种治疗方法的认可度比较高,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人。首先,对于病情危重、年老体弱的患者来说,在进行针灸前要经过专业人士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除此之外,如果患有皮肤感染、肿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也不建议进行针灸治疗;此外,还有一些禁止进行针灸治疗的人群。故针灸治疗之前建议咨询医生。
针灸治疗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患者在针灸后不能受凉,以维护针灸的效果。治疗后的第一天注意不能碰凉水、注意避风,不要吹空调冷风,以免导致局部不适。在寒冷的天气,需要对针灸部位进行保护,适当多穿衣服。针灸后不要因为急于离开而忽视了保暖,一定注意穿好衣服、做好保暖措施再离开!
保持局部皮肤洁净:为了防止感染,针孔处应该在2小时内不能碰水,对于增加火针、刺血、挑刺治疗的患者来说,针眼当天都不能碰水。针灸后洗澡要注意不能用力搓皮肤,不建议使用冷水洗澡,因为局部皮肤受凉后会引发身体的不适,易感冒。如果您患有糖尿病、皮肤病等疾病,更要加强对局部皮肤的保护工作,因为您的皮肤与其他人群相比更易受到损伤。
饮食注意事项:在针灸前后饮食上有很多注意事项。针灸前,不能空腹,避免针灸过程中晕针。针灸后,注意不能进食刺激性食物,尤其是辣椒;也不能吃寒凉性食物,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冰淇淋、冷饮都需要拒绝。可以吃适当的水果,例如苹果、葡萄等;在烹饪食物时也要注意方法,可以简单一些,不要吃过于油腻或者油炸的食物,因为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充分休息:如果您在针灸过程中出现如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在针灸后不要立即离开,医生会对您的情况进行评估。回到家后也要注意加强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注意是否有不适症状:因为每个人身体素质不同,对针灸做出的反应有所差异。在针灸后身体出现不适感的要引起注意,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要立即咨询医生,如果在针灸后有轻微的晕针现象为正常,但是症状逐渐加重,发展为头晕、头痛时要引起注意,必要时立即就医检查。
针灸后的禁忌事项
抓挠皮肤:如果在针灸后发现局部皮肤发痒,是正常现象,不能摩擦或者抓挠,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受损,甚至出血会引发感染。如果针灸后发现局部血肿或者有出血,可以使用无菌棉签对局部进行按压,帮助血肿的消退。如果存在淤血,一般都能自行吸收,如果淤血持续时间比较长,可以利用局部热敷的方法缓解。
剧烈运动:针灸后不能立刻进行强度过大的活动,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当汗液流到针孔部位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还会减弱针灸治疗的效果。
吹风:很多人在针灸后着急离开,没有做好任何的防护措施,导致局部受凉,甚至引起疼痛,会大大降低治疗效果。
通过上述讲解,相信大家一定对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以及生活习惯有差异,所以针灸后可以向医生咨询有关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还应该认识到相关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大意,针灸治疗效果虽然好,但是相关要点做不到位会降低其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