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科普:“疼起来要命”的输尿管结石到底是咋回事?
时间:2023-09-19 来源:泌尿外科I病区 作者:李佳文 阅读量:18

在泌尿外科病区经常看见病人面露苦涩,痛苦貌的表情在病区走廊上扶腰行走,未经历此番疼痛的人也许不能感同身受到底有多疼,那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输尿管结石?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又将如何处理呢?

1、什么是输尿管结石?

通俗讲就是输尿管中的结石,由于在生长于在肾脏中的结石,在排出过程中,暂时受阻于输尿管的狭窄处,常停留或嵌顿于3个生理狭窄处(上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中狭窄:位于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下狭窄:位于输尿管膀胱壁段),然而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身体的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异物和药物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尿液中的钙、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易形成尿结石,泌尿系结石以草酸钙结石最常见。

2、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疼痛: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疼痛,大多数病人都有一个肾区疼痛,疼痛程度与结石大小位置有关。

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活动后出现镜下血尿症状是上尿路结石的唯一症状。

膀胱刺激征:结石伴感染或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

感染与梗阻:结石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双侧上尿路完全性梗阻时可导致无尿,甚至出现尿毒症。

3、如何处理呢?

检查:超声检查是肾结石重要的筛查手段,X线检查,泌尿系尿路造影检查,CT:平扫CT能发现较小的结石,增强CT可显示肾积水的程度和肾实质的厚度,反映肾功能的改变情况。尿液分析,血液检查及结石成分分析等。

非手术治疗:适合于结石直径<0.6cm,直径<0.4cm,90%能够自行排出。

水化疗法:每日饮水2500-3000ml,大量饮水配合适当运动有利于小结石的排出,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起到内冲洗的作用。

药物治疗:尿酸及胱氨酸结石可服用枸橼酸氢钾钠、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感染性结石需控制感染,口服氯化铵酸化尿液,应用脲酶抑制剂,有控制结石长大作用;限制食物中磷酸的摄入,应用氢氧化铝凝胶限制肠道对磷酸的吸收,有预防结石作用。

中药和针灸可解痉止痛,促进小结石的排出,控制感染,解痉止痛:常用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镇痛药,如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

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2cm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通过X线或超声检查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其裂解,粉碎成细沙,随尿液排出。

①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利用超声或X线检查定位,经腰背部细针穿刺直达肾盂或肾盏,扩张并建立皮肤至肾内的通道,插放肾镜,进行取石或碎石,取石后酌情放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

②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经尿道插入输尿管镜至膀胱,经膀胱输尿管口进入输尿管,找到结石,进行套石或取石。

③腹腔镜输尿管取石:经腹腔或后腹膜腔途径,用腹腔镜器械游离并切开肾盂或输尿管取出结石的操作,与传统开发手术相比,创伤小,术中出血小,术后疼痛轻,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