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秋风来,腹泻患儿排成排”。最近,冷空气日渐活跃,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加之秋季天气多变,“忽冷忽热”的天气疾病很容易钻空子,让家长们焦头烂额的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或俗称轮状病毒腹泻)又双叒叕要来了!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0—5岁小宝宝们严重拉肚子的罪魁祸首!那么,在这“多事之秋”,如何守护好宝宝们的健康呢?下面就和各位家长朋友们聊一聊关于儿童秋季腹泻的话题。
什么是秋季腹泻?
我们通常所说的秋季腹泻,又称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此病毒所致的腹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每年秋季发病率最高,可引起流行,故称为秋季腹泻。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如何识别秋季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的潜伏期为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没有明显感染中毒症状。发病初期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呈“三多”现象,即量多、次数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不过,秋季腹泻虽然来势凶猛,但其本身自带病毒自限性,只要做好预防和护理,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
如何预防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儿童秋季腹泻?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在病毒高发期,家长应定期对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食、不喝生水;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烹饪时彻底煮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辛辣刺激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3、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在病毒高发期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避免密闭空间滋生病菌导致感染。
4、推荐易感儿童在每年7至9月份,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以便更好预防秋季腹泻。
如何正确做好秋季腹泻患儿家庭护理?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7-10日可自愈,主要应对措施为调整饮食,预防与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1、防脱水,没有特效药,主要防脱水!千万不要给宝宝服用止泻药,止泻药会抑制病毒的排出,让病毒累积在宝宝肠道里,让病情更严重。更不要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反而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的菌群失调,会加重腹泻。需要警惕的就是预防发生脱水,特别是在腹泻伴随呕吐的情况下,更要小心!一旦出现脱水现象,哪怕是轻、中度,如果口服补液盐无纠正的话,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去。
2、及时补锌,缓解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腹泻病的治疗中建议,一发生腹泻就补锌,可以降低腹泻的病程和严重程度以及脱水的危险,硫酸锌,醋酸锌和葡萄糖酸锌都可以。
3、咨询医生的前提下,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可以用一些收敛腹泻症状的药,如蒙脱石散。蒙脱石散口服以后,在胃肠道里像腻子一样挂到肠壁上,可以起到坚固肠壁的作用,从而抑制水样便的继续发生,同时副作用较小,宝妈可以在家中常备。
4、饮食,只有在患儿出现频繁呕吐时的情况下需要禁食,其他情况建议继续饮食,要鼓励孩子少量多餐。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1岁以上宝宝,应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如奶、米汤、粥;禁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性食物,如海鲜、鸡蛋等。
5、护臀,年龄较小、使用尿布的患儿,要注意及时清理粪便,用流动温水轻柔清洗臀部,轻柔擦干后使用护臀油,避免粪便、尿液刺激皮肤引起尿布皮炎。
6、轮状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患儿要做好消毒隔离,减少外出,预防交叉感染。
7、隔离排泄物,轮状病毒经粪-口途径传播,通过粪便污染环境后,宝宝接触被污染的环境或者物品后,经口感染疾病,传染性很强。所以,在生病期间,即使是宝宝自己的东西,被便便污染后,该扔的扔、该消毒的消毒。爸爸妈妈在处理完便便后,要彻底洗手后再接触宝宝。
8、保持居室温度、湿度适中,定时通风换气,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