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滋病防治知识要点
1、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是哪一年正式实施?
答: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2、新修定的《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是哪一年正式实施?
答: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3、《德宏州艾滋病防治条例》是哪一年正式实施?
答: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4、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
答: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5、“红丝带标志”的意义?
答:“红丝带”是国际上对HIV/AIDS的认知,代表着关爱与关注、希望、支持,是全世界与艾滋病做斗争的标志。
6、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7、中国政府采取的艾滋病防治干预政策有哪些?
答: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广、美沙酮维持疗、暴露前预防治疗和暴露后治疗等
8、您知道防艾工作的“两降一升”目标吗?
答: 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
9、您知道什么是”三个90%“艾滋病防治目标吗?
答:2014年7月,在墨尔本召开的第二十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愿景,2020年将力争实现“三个90%”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即:1.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2.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0%以上;3.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
★10、什么是艾滋病?
答: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11、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答:AIDS。
★12、艾滋病有疫苗吗?
答:目前艾滋病还没有有效的疫苗,也没有有效的治愈药物。
13、艾滋病是绝症吗?
答:虽然艾滋病目前还没有办法彻底治愈,但只要及时检测发现,尽早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和我们熟悉的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天天坚持吃药,就可以很好阻断病情进展,和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工作、结婚、生子,安度晚年。社会上那些很快死亡的艾滋病病人,多数是事先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没有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
★14、艾滋病可以治愈吗?
答:虽然目前不能治愈,但已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控制。
15、艾滋病病毒存在于人体的哪些地方?
答:病毒大量存在于感染者/病人的血液、精液 、乳汁、阴道分泌物、伤口渗出液。
16、HIV在体外能存活多久?
答: HIV离开人体相当脆弱,一般在体外数小时后即死亡,且容易被高温、消毒剂杀灭。但在潮湿、温暖及被含有大量HIV的体液(血液)污染的环境里存活时间可能要长一些。
17、如何杀死艾滋病病毒?
答: HIV对外界抵抗力弱:在高温下(56℃)30分钟或在37℃环境下、70%酒精、10%漂白粉、洗衣粉、肥皂等处理10分钟即可被杀死。
18、艾滋病分哪几个期?
答:窗口期:2-8周,也可长达3个月;潜伏期:平均7-10年,外表与常人无异;发病期:常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19、什么是艾滋病的窗口期?
答:窗口期就是一个人从感染HIV到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一般2-8周,也可长达3个月。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血液中虽然检测不到抗体,HIV抗体检测为阴性,但具有传染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发生高危行为之后担心自己被感染,最好在3个月后再进行HIV抗体检测。
20、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哪个系统损害?
答:免疫系统。
2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答: (1)相同点: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2)不同点:艾滋病病人: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22、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答: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23、如何预防艾滋病?
答:针对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减少性伴人数,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要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①坚守道德底线,忠于性伴侣;②遵守法律法规,不卖淫,不嫖娼;③学习和掌握正确使用安全套;④怀疑自身患有其他性病时,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
(2)不能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能到不合法的医疗机构进行针灸、拔牙、纹身、打耳洞、美容;不能和他人共用刮胡刀、剃头刀、牙刷、修脚刀等;拒绝毒品,绝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等母婴阻断措施。
★24、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答:不会。HIV不能在蚊子一类的昆虫体内存活或繁殖,研究表明,艾滋病不是昆虫传昆虫传播疾病。
★25、哪些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
答: 握手、拥抱、咳嗽、打喷嚏、打电话、蚊虫叮咬、共同进餐、共用厕所、共用生活用品及一起生活、学习、劳动等日常接触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26、哪些人需要接受艾滋病检测和咨询?
答:有过不安全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等);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既往有偿卖血者(到非法采血点卖血);怀疑接受过不洁输血、使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注射的人;新婚人群;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子女及密切接触者;破损的皮肤粘膜,不慎接触到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体液的人。
27、到哪里可以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休检测?
答: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7-8年的无症状期,用肉眼是无法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是否感染,德宏州是艾滋病检测网络最健全的州市,全州各疾控中心、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均可以进行艾滋病检测。
同时还推行艾滋病自我检测服务工作。在德宏职业学院、德宏师专两所高校均安装了“HIV尿液匿名检测包”自动售卖机;在芒市健之佳药店摆放和出售艾滋病唾液自检试剂。有需求的人均可匿名自我检测。
28、艾滋病早检测早治疗有哪些好处?
答: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对机体造成全身多器官的损伤。早治疗可以使免疫系统维持在一定水平,大幅减少艾滋病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心肌梗死、癌症等并发症的风险,并预防其他机会性感染疾病的发生,大大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
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并坚持终身服药,患者可存活30-40年,寿命与其他人一样。
29、哪些医疗机构可以接受抗病毒治疗?
答:州及各县市医院均是国家指定免费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均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30、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还可以生孩子吗?
答:感染了艾滋病可以生孩子,但HIV阳性的孕妇如不采取任何阻断措施,传给胎儿的几率是35%。要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应及早到妇幼保健院进行母婴阻断,科学孕育,就可以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31、什么是艾滋病母婴传播?
答: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在妇幼保健机构的帮助下,可以通过产前、产后采用药物阻断以及人工喂养等方法,有效阻断艾滋病经母亲传给胎儿。如果不做有效的干预,其母亲传播率可达35%,而接受全程干预措施的孕妇,可将母婴传播率降低到2%以下。
32、哪家医疗机构可以进行母婴阻断?
答: 州及各县市妇幼保健院。
33、性病与艾滋病有什么关系?
答:许多种性病会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疡,使皮肤粘膜破损,大大增加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得了性病更容易感染上艾滋病。
★34、安全套对预防性病与艾滋病有用吗?
答: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性病、艾滋病,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安全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5、如何关爱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如果你身边的同学、朋友和亲人感染了艾滋病,不要惧怕或者躲避他们,因为艾滋病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一样的,日常生活接触如:一起工作、学习、就餐、共用马桶等均不会传染艾滋病。你可以和他(她)继续保持正常交往。
注意保护艾滋病人的隐私,未经允许不应公开和扩大知晓范围。
家庭和社会要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改变高危行为,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这将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及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36、怀疑得了艾滋病怎么办?
答: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仅凭身体有无症状和体征不能判断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必须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才能确定。最好是在危险行为发生3个月后进行检测,可到省州市疾控中心和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免费咨询和初籍检测,检测结果是保密的。
37、什么是抗病毒治疗?不参加抗病毒治疗的危害有哪些?参加抗病毒治疗的好处有哪些?
答:抗病毒治疗是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用三种或三种以上抗病毒药物组成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俗称“鸡尾酒疗法”。
不参加抗病毒治疗的危害:
(1)病毒不断复制,身体越来越差:
(2) 免疫力被击垮,各种恶性感染和肿瘤相继发生,导致死亡;(3) 家庭经济负担加剧,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参加抗病毒治疗的好处:
(1)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提供免费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和抗病毒药物。治疗;(2) 早治疗减少副作用,病毒载量降低,提高身体免疫力;
(3)降低对配偶的传染机率,在医生的帮助和指导下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
(4)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获得家人支持,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5)治疗后寿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二、丙肝防治知识要点
01危害性认识
丙肝是一种以慢性隐匿性感染为主、对健康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目前没有有效预防的疫苗。我国丙肝病毒感染人数众多,传染源广泛存在。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常呈隐匿性感染状态。丙肝慢性化率高达60-80%,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15-20%的慢性丙肝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对健康和生命危害较大。
02预防知识
丙肝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拒绝毒品、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丙肝的根本措施。
合理安全用血可有效控制丙肝病毒传播风险。拒绝不安全性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感染丙肝的妇女应及时治疗,治愈前应避免怀孕。
03检测与治疗
丙肝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及早检测是发现丙肝的唯一方法。丙肝可以治愈,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95%以上的丙肝患者可以完全治愈。
及早治愈丙肝,就可以避免由慢性丙肝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还可以防止丙肝进一步传染给他人。国家已将部分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04责任与义务
与丙肝患者的日常接触不会被感染,不要歧视丙肝患者。预防丙肝需要每个人、每个家庭和全社会的参与。
三、梅毒防治知识
1、什么是梅毒?
答: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即时规范治疗可以治愈。
2、可以从外表看得出一个人有没有感染梅毒吗?
答:不可以,从外表看不出,必须抽血化验才知道这个人有没有感染梅毒。
3、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梅毒等性病的传播吗?
答:在性交开始之前就应该戴上安全套,并全程使用,这样就可以预防梅毒和其它性病.
4、感染梅毒等性病的人更容易得艾滋病吗?
答:是的,因为感染了梅毒或者其它性病之后,会引起生殖器周围皮肤炎症和损害,会大大增加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所以若能在感染梅毒或者其它性病及时进行诊治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5.怀疑自己得了丙肝、梅毒怎么办?
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千万不要自己随意买药吃,不乱服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药性。切记不要到非法私人诊所去看病。这样做不仅得不到规范化诊断和治疗,还会延误病情,对个人身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6、丙肝、梅毒注意事项:
①大多数的丙肝、梅毒是没有症状的,如果你有过不安全的性行为,请尽早到医院检查;
②丙肝、梅毒是可防可治的,但是如果不注意的话,性病对你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③绝对不要过早停止治疗,如果过早停止治疗,症状可能无法消除或造成更难治愈的情况。
④如果你得了丙肝、梅毒,而你的性伴侣没有任何症状,也请携带他/她一起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