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的节日,定在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2024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代表着希望和未来。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有一个幸福健康的人生。0到6岁是成长发育关键期,关注“高危儿童”,尽早发现和干预,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儿童接受康复服务,能够最大程度预防和减轻残疾的发生,残疾预防要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
什么是“高危儿”呢?
高危儿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日后可能会发生残障,如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的婴儿。
“高危儿”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1.产伤、宫内/产时/产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或颅内出血、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多胎等。
2.新生儿期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如宫内感染、肺炎、败血症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持续性低血糖等。
3.影响生长发育的严重出生缺陷、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苯丙酮尿症等)。
4.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如反复自然流产史、死胎、死产等)、初产年龄<18岁或≥35岁。
5.母亲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中度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
6.家族性中有精神、神经疾病病史(如癫痫、精神分裂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等)。
7.家族中患有盲及低视力、聋及听力损失、肢体残疾等疾病。
8.父母有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方式。
9.家庭中有虐待等不良养育环境。
10.家庭中有严重影响到养育儿童能力的其他不良因素。
11.在健康检查时发现的生长、发育偏异等。
“高危儿”的早期表现
年龄 | 表现 | 年龄 | 表现 |
1-2月龄 | 头过度后仰,四肢肌肉紧张、松软,不能追视,听声音不会转头,喂养困难、四肢频繁抖动、易激惹、过分安静等 | 3月龄 | 不能追随人或物 |
4月龄 | 俯卧位或竖抱时不能抬头;紧握拳 | 6-7月龄 | 扶成立位时不能跳跃,或脚尖着地、双腿绷直或交叉,不能发“ba、ma”音 |
8月龄 | 腿在立位时不能支撑自己体重,不会坐,不能伸手够物,不能注视小物体,不会发声,不会爬 | 10月龄 | 不能独坐,不能捏物,双手仍不能抱在一起 |
12月龄 | 用一只手取物,另一只手不灵活,用得少;对叫自己名字无反应 | 18月龄 | 不能用拇指食指钳式抓物,不能站立行走 |
24月龄 | 不能说出单字 | 36月龄 | 不能用调羹,不能讲完整的句子,不能理解指令等 |
看到这里,家长朋友也不要感到特别焦虑,高危儿童并不代表一定有疾病,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存在生长发育和神经发育障碍等潜在危险要比正常儿童高。因此开展必要医学监测,可以达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进行医学干预,避免病情发展或产生障碍的作用。
什么是高危儿童随访?
高危儿童随访是指对具有特定高危因素的儿童进行定期的追踪、观察和评估。
通过系统的、持续的随访,及时了解这些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健康状况变化、疾病转归、康复进展等。可以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异常,以便及时调整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给予他们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支持和帮助,最大程度减少高危因素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高危儿童尽可能良好地发展,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
高危儿童随访的内容?
1. 健康检查:包括身体检查、生长发育评估、神经系统检查等。
2. 康复评估:对患儿的运动能力、语言表达、认知水平等进行评估,了解康复进展情况。
3. 家庭指导:与家长交流,了解患儿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提供家庭康复训练的建议和指导。
4. 心理支持:关注患儿和家长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始终秉承“儿童优先、母婴安全”的服务理念,儿童康复专科致力于高危儿的精准治疗与全面关怀,通过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为每一位高危儿及其家庭提供坚实的保障,为高危儿开启希望之门,助力他们勇敢地迈向健康人生的新征程。
欢迎各位家长朋友前来咨询!
儿童保健门诊地址:孝感市中心医院门诊楼二楼,联系电话:0712-2348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