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柿子大量上市的季节,红彤彤的柿子摆在市场上格外诱人。细心留意,不难发现,每年这个季节总免不了因食用柿子出现健康问题的事件。最近两周医院因食用柿子而入院的患者不在少数,轻者腹痛、恶心、呕吐,重者出现胃石、肠梗阻。
什么是胃石?
胃石是指不消化的团块状物质在胃内的潴留。人体在摄入某种植物成分、动物成分或某些矿物质后不能消化排空,就会积聚在胃内凝结成块而形成胃石,根据成分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混合性胃石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植物性胃石。柿石就是植物性胃石,柿子中的鞣酸含量较高,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与蛋白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同时,柿子等中的果胶、树胶等遇酸后也可发生凝结,并将果皮、纤维及食物残渣胶在一起形成凝块,最终形成胃石。
胃石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胃石症易发生在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胃轻瘫综合征患者,可能与这部分病人胃运动功能紊乱有关。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病程在6个月以内为急性,超过6个月为慢性,以急性者多见。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山楂等1~2小时即出现症状,半数以上病人有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一般呕吐量不多,可有咖啡色或血性物,而大量呕血少见。由于胃石对局部黏膜造成的刺激和损伤,常并发胃溃疡、胃黏膜糜烂、幽门梗阻、肠梗阻,偶有穿孔及腹膜炎。体查时大约有30%的病例于上腹部可触及移动性包块,一般无明显压痛。
胃石症怎么治疗?
胃石症的治疗需要根据胃石的性质、形成时间、大小、数量、全身情况及医疗条件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如果结石是近期形成或较小的,可应用消化酶、碳酸氢钠及抑酸剂等,改变胃内高酸环境,溶解结石;
如果是植物性结石,可少量、多次饮用可乐。因为可乐配料中的磷酸物质,可和结石中的钙结合,有效破坏其结构,同时可乐释放出碳酸氢盐、二氧化碳等,阻止胃石扩大并使其溶解。但请注意,可乐的用法一定要遵医嘱哦!
如果结石形成超过3个月,或者两颗以上,或体积较大,多采用内镜下碎石和药物融石联合治疗。
对于极少数特殊情况,当上述方法无效时,或者结石进入肠道引起肠梗阻,医生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
胃石症如何预防?
1.避免空腹吃柿子。
空腹吃柿子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易形成胃石。
2.未熟的柿子最好不要吃。
未成熟、未脱涩的柿子中鞣酸含量更高,进食后易发生胃石。
3.柿子皮不要吃。
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上,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结石。
4.患有糖尿病或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病症的人不宜食用柿子。
5.每次不要超过100克,如果进食较多柿子后,可以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防止胃石的发生。
合理搭配饮食、控制摄入量,才是享受美味的最佳方式。
医生提醒:再好吃的东西,也要适量,切莫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