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而血脂异常,则是引爆这颗炸弹的重要潜在因素。
血脂检查是一把开启健康之门的关键钥匙。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血脂状况。这些指标的异常升高或降低,都可能预示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在悄然增加。
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血脂合适水平的参考标准见下图。
胆固醇过高,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甚至堵塞。甘油三酯超标,则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常被称为“坏胆固醇”,其水平升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它有助于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保护血管。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家族遗传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长期饮酒等高危人群来说,更是至关重要。一般建议,40 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脂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若检查结果显示血脂异常,应立即采取行动。首先,调整生活方式是根本。合理饮食,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度运动,坚持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增强体质。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损害。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降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等,它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重视血脂检查,就是重视我们的生命健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定期检查血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守护美好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