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当取暖遇上“隐匿杀手”——低温烫伤知多少
时间:2024-12-13 来源:心血管内科Ⅰ病区 作者:刘芳 庾丽琴 阅读量:10

在寒冷的冬日,我们总爱与各种取暖设备相伴,以抵御严寒的侵袭。从热水袋到暖宝宝,从电热毯到加热坐垫,这些看似贴心的“暖宝宝”们,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化身为“隐匿杀手”——低温烫伤。它悄然无声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尤其是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时候,对我们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那么,究竟什么是低温烫伤?它又为何如此危险呢?

一、低温烫伤的“庐山真面目”

低温烫伤,是指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致使皮肤及皮下组织遭受损伤的一种烫伤形式。与常见的高温烫伤不同,它不会瞬间给人带来强烈的灼痛感,因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夜晚,你将热水袋紧紧抱在怀中,或者在疲惫时将暖宝宝贴在腰后,然后渐渐沉入梦乡。在这看似舒适惬意的过程中,危险却在慢慢降临。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受热,热量逐渐渗透进皮肤深层,对皮下组织、神经、血管等造成损害,而此时的你可能还浑然不觉。

二、低温烫伤的“作案手段”

“作案手段”可谓是极为隐蔽。以暖手宝为例,它的温度通常在 50℃ - 60℃之间,虽然这个温度相较于开水等高温热源看似不高,但如果长时间握持在手中,比如连续几个小时,手部皮肤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伤。再看热水袋,很多人习惯将其放在腿部或脚部取暖,一放就是一整晚。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皮肤与热水袋持续接触,热量不断累积,即使热水袋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也足以对皮肤造成深度烫伤。还有电热毯,若长时间开启高档位,人体在睡眠过程中无法及时感知温度的细微变化,也容易引发低温烫伤,尤其是与电热毯接触紧密的背部、臀部等部位。

三、低温烫伤的“伤害清单”

低温烫伤的初期症状往往并不严重,可能只是局部皮肤微微发红、轻微肿胀,伴有轻微的疼痛或麻木感。这使得很多人误以为只是小问题,而未加以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会逐渐加重。烫伤部位可能会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容易引发感染,导致伤口愈合困难。若烫伤程度较深,可能会伤及皮下的神经、肌肉甚至骨骼,造成局部组织坏死。严重的低温烫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还可能留下永久性的疤痕,影响肢体功能和外观形象,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

四、低温烫伤的“易伤人群”

并非所有人都面临相同的低温烫伤风险,以下几类人群尤其需要警惕。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皮肤变薄,皮肤的感觉功能逐渐衰退,对温度的敏感度大大降低。他们在使用取暖设备时,可能无法准确感知温度是否过高,也难以察觉皮肤已经受到了损伤。例如,有些老人在使用热水袋时,即使皮肤已经被烫红,也可能感觉不到明显的疼痛。

2.儿童:儿童的皮肤娇嫩,角质层较薄,对热的耐受能力较差。而且,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使用取暖设备时可能会因好奇或玩耍而长时间接触。比如,孩子可能会将暖宝宝当成玩具,长时间贴在皮肤上,从而引发低温烫伤。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会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皮肤的神经末梢对温度、疼痛等感觉变得迟钝。这类患者在使用取暖设备时,即使皮肤已经受到了较高温度的伤害,可能也无法及时感觉到,进而容易引发低温烫伤。而且,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较差,一旦发生低温烫伤,伤口感染和恶化的风险更高。

4.瘫痪或昏迷患者:由于身体失去自主活动能力或意识丧失,他们无法自行调整与取暖设备的接触位置或时间,长时间处于受热状态而不自知。如果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低温烫伤。

五、低温烫伤的“防范秘籍”

虽然低温烫伤来势汹汹,但我们并非无计可施,只要掌握以下“防范秘籍”,就能有效降低低温烫伤的风险。

1.控制接触时间:使用取暖设备时,不要长时间让其与皮肤直接接触。比如使用热水袋时,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换一下接触部位,或者使用一段时间后将热水袋拿开,待皮肤温度恢复正常后再继续使用。使用暖宝宝时,也应按照产品说明的时间及时取下,一般不宜超过 8 - 10 小时。

2.调节合适温度:如果使用的是可调节温度的取暖设备,如电暖器、电热毯等,应将温度设置在合适的范围内。在使用电热毯时,睡前可先将电热毯开到高档位预热,待被窝暖和后调至低档位或关闭。

3.增加隔热防护:在取暖设备与皮肤之间可以隔一层薄毛巾、毛毯等。这样既能起到保暖作用,又能减少热量直接传递到皮肤上的速度和强度。例如,使用热水袋时,用毛巾将热水袋包裹起来;使用暖宝宝时,隔着一层衣物粘贴。

4.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低温烫伤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高危人群的家属,要更加关注他们在取暖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在购买取暖设备时,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说明正确使用。

低温烫伤犹如隐藏在冬日温暖背后的“阴影”,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在享受取暖带来的舒适时,我们绝不能忽视这一“隐匿杀手”。只有充分了解低温烫伤的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让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里安心取暖,远离低温烫伤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