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全国多地相继出现热射病病例,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具很高的病死率。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提高热射病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热射病,近日,市中心医院急危重症片区在护理部王雪菲副主任的组织下,开展了一场快速救援热射病的应急预案演练。
演练模拟场景为:14:25分急诊科接到急救电话,某建筑工地5名工人发生大量出汗、恶心呕吐、意识不清、四肢抽搐事件。救护车迅速出动,到达工地现场初步诊断为热射病,在现场行初步处理后,立即将患者送往市中心医院医院进行救治。5名患者15:06分到达急诊科,经过预检分诊筛选出有2名患者病情危重,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完善CT检查后,于15:15将2名患者送入重症医学科二病区,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医护根据热射病急救指南对患者进行抢救,迅速连接监护仪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体温;快速进行镇静,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两条静脉通道通畅,行中心静脉置管,快速补液;降温,将冰毯铺平于床上、冰块置于患者颈部、腋下及双腿处、联合运用风力对流蒸发降温;及时采取CRRT治疗手段,有效降低机体核心温度,清除有害物质,实施精准容量控制。
演练结束后,王雪菲对整个应急预案给予评价,关于热射病的治疗众说纷纭,最主要的措施还是从快速降温+防治MODS+基础支持综合治疗这三个方面展开。本次应急预案演练抢救过程顺利,在救治和诊疗的过程中规范地运用了2021 版《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护理人员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搜集大量的资料将最新的降温措施运用其中,使得患者体温能够迅速回归正常,对患者的救治起到积极的作用。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要做到思想重视,行动落实,措施到位。对于医务保障人员,应进行热射病的日常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培训,增强其对热射病的应急处置能力。
热射病的科普小知识:
热射病是什么?
通俗地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的中暑,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Q1:热射病和中暑是一回事吗?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一种。简单来讲,热射病可以理解为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
Q2:热射病有什么症状?主要表现是体温高,一般核心温度会超过40摄氏度,同时可能会出现意识不清、晕厥、幻觉甚至抽搐等情况。
Q3:为什么会出现热射病?主要因为环境温度、湿度太高,人的身体没有办法很好调解自己的温度。
Q4:哪些人容易患上热射病?老人和户外工作者是热射病的高发人群。
Q5:热射病致死率高吗?热射病的死亡率较高,能够达 到70%到80%。
Q6:如果出现热射病相关症状该怎么办? 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多饮用淡盐水;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Q7:如何有效预防热射病呢?
要及时补水:保持体内有充足水分,但饮料要适量,避免造成血糖升高、肥胖等。
不要大量吃冷饮:冷饮可以帮助解暑降温,但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胃肠痉挛和引起胃粘膜损伤。
要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不吃油腻的食物,可以吃些“酸”味食物促进消化。
不要炎热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每天 10 点到14点这段最炎热的时间外出。
不要久吹空调: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也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防止患上空调病。
要做好防晒:外出戴帽子、戴墨镜、穿防晒服、打遮阳伞,在皮肤裸露部分涂上防晒霜。
不要剧烈运动:夏天人们的体温较高,不宜剧烈运动,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适量运动。
要保证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得到放松,有利于恢复体力。
热射病现场急救时应该注意什么?
热射病重点在于有效降温,由于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是首要的治疗措施。
在现场急救时:1、可将患者移到阴凉的地方;2、无论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比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中;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用凉水擦拭患者身体等;3、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会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此类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