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包括所有原发于膀胱的恶性肿瘤。4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60~70岁达到高峰,男女之比约为(3~4):1,城市居民发病率高于农村居民。
对于这种膀胱癌,我们常采用膀胱肿瘤电切术+为期1~3年的膀胱灌注治疗,这样既能够保留膀胱,又能预防膀胱肿瘤复发。而膀胱灌注就是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经尿道留置导尿管,经导尿管向膀胱内灌注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
膀胱灌注前我们会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评估,询问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详细交流,说明术后膀胱灌注的重要性。并介绍灌注的方法、疗程,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灌注前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灌注治疗有正确的认识。同时我们需要做好环境与患者的心理准备,保持温度适宜,环境隐蔽,使患者放心接受治疗。膀胱灌注时患者取仰卧位或膀胱截石位,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充分润滑尿管后行无菌导尿,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确定尿管在膀胱内,排尽残余尿液。操作过程中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若有尿频、尿急时嘱患者深呼吸。缓缓注入药物后, 连同10 ml空气一并注入,最后拔出尿管。注入气不仅能避免药物残留在尿管中,还有利于膀胱壁扩张,使药物与膀胱粘膜充分接触,以更好地发挥疗效。灌注完毕患者需卧床1小时,分别仰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各15 分钟。使药液能保持较高浓度充分浸泡膀胱黏膜。保留1小时后,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 减少药物排出时对尿道黏膜的刺激。药物排除后应多饮水,以促使患者排尿,目的是加速尿液生成起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作用,减少药物对黏膜的刺激,以免造成化学性膀胱。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应加强营养,进优质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忌烟、酒、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之后应定期到医院复查膀胱镜。开始每3个月1次, 半年后每6个月一次。2年后每年1次,同时定期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发现可疑病 变或异常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