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关于早期康复的介入,您知道多少?
时间:2023-02-28 来源:康复医学科 作者:程丽丹 连丹怡 胡茜 阅读量:72

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约200万人,每年超过150万人死于脑中风,平均每12秒钟就有1人发生中风,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死亡虽说可怕但是更要命的就是脑卒中后遗症,有些脑卒中严重的患者,抢救过来后就瘫痪在床上,站立行走、生活自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奢望。

很多人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认识是让其慢慢恢复,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认为保持病情平稳的最佳途径就是卧床休息,严格制动。而事实恰恰相反,因为静卧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很容易形成,静卧还能使患者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迅速降低,泌尿系统感染指数上升、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对于一个还有一丝希望的患者来说不要说坐起来或站起来,就是能把床头摇高一点对患者的进食、呼吸、排痰等生命必要行为都是有好处的。故此,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介入是不容迟疑和拖拉的。

今年63岁的董某林,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平时身体还算健康,一个月前,没有明显诱因出现不适症状,也没当回事,第二天病情严重被工友送往孝感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抢救,病情稳定后,第四天就开始介入康复治疗。

“刚开始的时候,患者精神欠佳,语言沟通还可以,但是心情特别烦躁,肢体无力,坐也坐不住,也动不了。”康复科何鹏医生介绍到。在董某林被抢救成功的第四天,康复治疗就开始介入,根据身体情况练习床位坐起、站立,虽然康复比较困难,但还是坚持康复,一周的时间,董某林能自己独立站住了,一个月后,他可以独立行走100米左右,能自己穿上衣,把饭放在桌子上可以自己吃饭,可以小便等。接下来 ,康复师将对他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上下楼梯训练—运动疗法,目标是让他能生活自理。

那么,你现在可能要问,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介入时机何时为宜呢?一般来说,脑梗死患者在病情平稳后24至48小时就可以介入,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介入稍稍靠后一些,要等到病情平稳48至72小时才可介入。如果康复医生能够在患者入院就可开始观察和跟踪患者的病情的话更好。因为只有尽可能的全面和细致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的应激能力和代偿能力才能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案。

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早期介入并不是不去考虑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而是根据患者能承受的方式和剂量去设计和实施康复方案,康复开始无论给患者的被动活动还是主动运动都会很少,理疗的话也是从初始剂量逐步增加,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让患者充分的适应阶段,并且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表情等能反映出患者状态的生命体征。

总之,中风偏瘫患者尽早介入康复治疗,科学规范训练,就能抑制中风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使未受损部位细胞之间建立新的联系,逐步恢复身心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