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宝宝尿路感染,到底应该怎么办?
时间:2023-05-24 来源:儿童重症医学科 作者:李若雯 阅读量:22

偶尔家长会发现,本来很乖巧的宝贝怎么突然开始哭闹,没有感冒发烧,那么究竟是为什么?

有一个很常见的原因就是宝宝发生率尿路感染,简单来说就是宝宝尿尿的时候会痛,所以才会出现“没有原因”的哭闹,而宝宝反复出现尿路感染,总是牵动家长的心。下面就来一起了解,如何预防儿童尿路感染。

1.多饮水

一旦发生尿路感染,一定要多喝水,建议比平时多喝1倍以上的水,保证排尿量是以往的2倍左右,这样才能起到冲洗膀胱和尿路的作用,减少体内细菌繁殖。这也是改善尿路感染最简单、实用、省钱的方法,但需要每天坚持做到,尤其是身体需水量少的冬天。但是对于还在喝奶的宝宝,需要衡量宝宝的奶量,不能过多的饮水占据了宝宝的奶量。

2.注意个人卫生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平时都要做好个人卫生护理,勤换衣物,特别是内衣、内裤。发生尿路感染后,一定要更加注意个人卫生清洁,经常将被子放在阳光下暴晒,每周换洗一次床单、被罩等,每天换内裤,用热水清洗后在阳光下晒干。此外儿童衣物尽量不要和成人衣物一起清洗。还有使用尿不湿的孩子要注意及时更换脏了的尿不湿。

(1)男孩私处的清洁方法:

第1步:宝宝大便后首先要把肛门周围擦干净。先把柔软的小毛巾用温水沾湿,擦干净肛门周围的脏东西。

第2步:如果发现宝宝的阴茎被粪便污染,可以先用清水冲洗。如果仍然存有污物,可用手把阴茎扶直,轻轻擦拭根部和里面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但不要太用力。可以把小毛巾叠成小方块,然后用折叠的边缘横着擦拭。

第3步:阴囊表皮的皱褶里也是很容易积聚污垢的,妈妈可以用手指轻轻地将皱褶展开后擦拭,等小鸡鸡完全晾干后再换上干净、透气的尿布。

包皮和龟头清洗:宝宝3-5岁前都不必刻意清洗包皮,因为这时宝宝的包皮和龟头还长在一起,过早地翻动柔嫩的包皮会伤害宝宝的生殖器。当看到包皮逐渐与龟头分离时,可以隔几天清洗一次,但要在宝宝情绪稳定的时候。清洗时,妈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阴茎的中段,朝孩子腹壁方向轻柔地向后推包皮,让龟头和冠状沟完全露出来,再轻轻地用温水清洗。洗后要注意把包皮回复原位。

(2)女孩私处的清洁方法:

第1步:大便后用湿毛巾从前往后擦掉脏东西。也可以先用装入温水的喷雾器或茶壶从前往后冲洗,这样脏东西就容易被洗掉。

第2步:待局部自然干燥后,或用吹风机将局部吹干,再换上新的干燥尿布。不要想尽办法用湿毛巾等东西将小阴唇周围的“脏东西”擦掉。特别是白色分泌物是一层非常好的保护膜。如果将这些保护膜擦去,特别容易造成局部黏膜污染,并不利于预防尿路感染。千万不要每次小便后也要擦干净。有些家长将毛巾叠成细长条,然后在小阴唇的沟里滑动擦拭,这不是推荐的方法。

第3步:大腿根部的夹缝里也很容易粘有污垢,妈妈可以用一只手将夹缝拨开,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擦拭,等小屁股完全晾干后再穿上尿布。

3.预防性用药

频繁发生尿路感染的患儿,或者存在尿路畸形的患儿可以遵医嘱服用预防性药物。服药过程中遵医嘱及时更换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性。

4.不要憋尿

告诉宝宝有尿不要憋着。多喝水、多排尿,有尿意时要及时将尿液排出。排尿时尿液会冲洗尿道和阴道口,起到天然清洁的作用。

5.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是维持生命的元素,它可以使尿液中的酸度升高,进而杀掉一些诱发尿路感染的细菌。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现榨的橙汁、柠檬水和猕猴桃汁等,这些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果汁可以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6.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健康教育幼儿不穿开裆裤,勤换尿布;防止肠道细菌、环境细菌污染尿道,引起上行性感染。

7.注意疗程

小儿尿路感染容易反复,因此在治疗上一定要注意疗程,不要以为没有症状,就认为治好了,其实不然,在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后,还要进行复查,经尿液检查后确诊痊愈了,经医生的诊断后停止用药。

做好以上预防措施,养成简单的卫生习惯,能大大降低尿路感染的可能,这样既能减轻宝宝的痛苦,也能减少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难题,让我们简单一小步,成长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