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药怎么吃啊?”药品的用法用量问的最多,其实吃药的水温也是大有讲究的,关于服药水温的讲究你又知多少?习惯热水服药?殊不知,许多药怕热水一遇热水会失去药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服药水温的讲究细数忌用热水服药的有哪些:
活性菌类
常见的有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复合乳酸菌胶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等。由于活性菌不耐高温,用开水冲泡或送服可将其杀死,从而失去治疗作用。
消化酶类
常用的有复方胃蛋白酶散、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此类药中主要含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由于酶是有活性的蛋白质,遇热后易变性凝固而失去应有的催化作用,导致疗效降低或消失。
活疫苗类
像儿童服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它是一种混合糖丸疫苗,该类疫苗对热非常敏感,低温条件下比较稳定,如果用热水送服的话,很容易将疫苗病毒杀死,影响免疫效果。建议用温水冲调服用或凉水来送服,温水就是喝起来口感略暖的水。活疫苗类要用凉开水送服,并且半小时后才可以吃热东西。
止咳糖浆
止咳糖浆类为复方制剂,较黏稠,如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服用后,糖浆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能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而缓解咳嗽。同时,止咳药吸收后可直接发挥镇咳作用。若用热水冲服,会降低黏稠度,不易形成保护层,就起不到减轻刺激、缓解咳嗽的作用,从而使药效大大降低。喝完糖浆建议5-10min内尽量少喝水。
胶囊制剂
装入胶囊的药物大多对胃黏膜和食道有刺激,或易被消化液分解破坏。其中,对于缓释胶囊,需完整吞服才能使药物剂量均衡释放,从而发挥其最佳药效。若用热水吞服,胶囊壳会快速融化,胶囊皮极易粘在喉咙或食道里,里面的药物也会迅速释放出来,这样不仅影响口感,而且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胶囊不能剥开服用也不宜用热水服。
清热类中成药
常用的如清开灵颗粒 、连花清瘟颗粒等。因其通常含有具有挥发性有效成分,如金银花、荆芥、柴胡、薄荷等,水温太热会导致药物中的挥发性有效成分挥发而使药效降低。应当用60-70°C的水冲开,等水温降至40°C左右时再服用。
阿莫西林类
由于阿莫西林易水解,随温度升高水解速率加快,且水解后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可引起类似青霉素过敏等症状。在冲服阿莫西林颗粒时,应控制好水温,最好在40°C以下或用凉开水冲后尽快服用,不宜久放。
维生素类
常用的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由于部分维生素类性质不稳定,遇热后易被氧化还原分解而失去药效。不宜用热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