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袋鼠式护理?
袋鼠式护理(KMC),又称皮肤接触护理,是指将早产儿放在父亲或母亲的怀抱中,直接接触父亲或母亲肌肤的护理方式,因类似袋鼠妈妈将小袋鼠养育在育儿袋里的方式环抱婴儿而得名。
KMC最早由哥伦比亚波哥大的Rey和Martinez提出,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以解决医院暖箱不足的情况。近几十年的实践和研究表明,袋鼠式护理不仅仅是暖箱的替代方法,它是一种拥有有效维持体温,利于母乳喂养等众多好处,并且适用于所有新生儿的一种护理方法。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循证专业委员会于今年2023年正式发布了中国袋鼠式护理临床实践指南,大力提倡和规范了KMC的应用。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技术临床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对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一旦生命体征平稳,应鼓励袋鼠式护理及母乳喂养。
袋鼠式护理的对早产儿的好处有哪些?
1、维持正常体温,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2、稳定早产儿的呼吸、心率等生理状态,减少住院时间;
3、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
4、促进体重增长、促进睡眠和心理发育;
5、减轻早产儿对疼痛的感知;
6、促进母乳喂养,促进早产儿体格和智力的发育;
7、减少母亲焦虑情绪,增强养育信心、促进亲子感情。
如何实施袋鼠式护理
袋鼠式护理适用于每一位新生儿宝宝,不限于医院场所,在家中也可以进行,如果母亲条件不适合,也可以由父亲或者其他家属进行。
1、实施者暴露胸部取斜向支撑屈曲位呈30~45度,后背可垫3~4个靠枕;
2、指导者将裸露的患儿放置在实施者前胸,患儿胸部与实施者胸部相对,皮肤对皮肤的接触面积应达最大化,故患儿除纸尿裤和帽子外不穿任何衣物;
3、患儿的头轻微转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尽量使实施者能看到早产儿的面部表情,但应避免头部过度屈曲和伸展;
4、患儿膝关节自然屈曲呈“青蛙”体位,俯卧于实施者胸部;
5、患儿手臂屈曲放置在身体两侧,或放置在实施者前胸或患儿嘴旁;
6、患儿腹部应处于实施者的胸腹水平;
7、使用弹性织物包裹支撑早产儿,避免滑落;
8、将毛毯覆盖于患儿后背,以利于保暖。
KMC实施期间,鼓励家长与宝宝进行眼神和语言的交流,给予护理和喂养指导,帮助家长逐渐参与宝宝的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