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尚未出伏,天气依然比较炎热,我们要谨防“秋老虎”发威,现在推荐几个小儿防暑小妙招,让小朋友们“清凉一夏”。
中暑通常是指人体长期处于温度或者湿度较高或者不透风的环境中,导致体内产生大量的热量,但又无法将这些热量散发出体外,就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的现象。
小儿中暑时会因为体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而出现发热,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症状,同时患者还会出现精神烦躁、哭闹、呼吸加快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中暑严重者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头晕、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那我们如何预防小儿中暑呢?
1、脱离中暑环境
尽量减少在高温、炎热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时段内曝光于阳光太久,避免太阳对皮肤的直线照射,防止由于人体皮肤温度过高引起中暑的发生。可在阴凉处活动,外出时要备齐防晒物品,例如防晒衣,防晒喷雾等。
2、降温通风
物理降温,如开空调、吹风扇、扇风降温等措施,保持室内凉爽,尽量选择轻便、浅色、宽松的衣服。
3、适当补液
外出时避免活动量过大,以免引起体内水分蒸发过快,导致中暑发生。活动后可通过多喝水,补充淡盐水,保持尿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中暑。日常生活中可以常备预防中暑的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水等,当发现小孩不适时可以提前饮用,这样也可以避免中暑的发生。
4、注意饮食
高温天气,还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吃过烫、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适当食用西瓜,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的食品。多吃苦味食物,例如苦瓜等。
当小孩出现中暑症状时,不要盲目慌张,要立即将小孩脱离高温环境,去除紧身和多余的衣物,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窝、腹股沟、手心、脚心,促使机体散热。再加上风扇可以使身体的热量散发出来,降温时要注意监测孩子体温变化。同时饮用富含电解质的饮料,但是一定注意不要喝太多的水,不然会导致恶心,呕吐,情急之下立马拨打120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