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脑卒中健康知识科普
时间:2023-09-27 来源:康复医学科 作者:王颖 阅读量:23

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下面就为大家科普相关疾病知识。

脑卒中的发生与性别和年龄关系不大。全世界25岁以上人口中,平均每4人就有1人可能会发生卒中,平均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残疾。在我国,脑卒中是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残疾的首位病因。据《中国卒中中心报告2020》显示,2020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脑卒中人数约为178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脑卒中常见的症状

(1)突然出现一侧头面部、手脚麻木的现象;

(2)突然走路不稳、感觉头部眩晕(警惕后循环中风);

(3)突然视物模糊、出现黑蒙、偏盲、复视;

(4)突然说不清楚话、流口水、口角歪斜;

(5)突然失语,讲不出话或者听不懂话;

(6)突然剧烈头痛;

(7)突然感觉身体无力、活动不灵便;

(8)突然昏迷,难以唤醒。

(9)突然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不认得人或方向)

 

我们应如何预防卒中?

1.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

2.控制好血压。35岁以上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次,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3.控制好血糖。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

4.控制好血脂。血脂升高一般没有症状和异常体征,必须通过血脂检查才能及时发现,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每3-6个月就要测定1次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