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陆续收治两名误服药物患儿,孩子年幼无知,好奇心强,往往拿到东西就放入口中,将带有甜味的药片当成糖果吃,把颜色鲜艳、芳香气味的水剂药物当成饮料喝,导致药物中毒。
误服药品对儿童的危害不亚于其他意外事故。大多数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一旦误服,会比成年人受到更严重的伤害,那么生活中如何避免儿童误服药物呢?一旦发生意外该如何做好急救处理呢?
宝宝误服药物后,家长该如何正确处理?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误服药物不要惊慌失措,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误服的是什么药物,服了多长时间,有什么不适。如果服药在1-2小时之内,家长可以采用催吐方法,催吐方法是用手指、压舌板或筷子压迫舌根部,刺激咽后壁引其呕吐,尽量让孩子吐出药物,动作应轻柔,避免局部损伤,鼓励患儿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大、神志清醒和合作的患儿,尤其是婴儿、意识不清或抽搐的儿童禁忌催吐,及时就医处理。
如果误食了腐蚀性物品(如洁厕灵、管道疏通剂)、墨水、“84”消毒液、氨水、涂改液等化学品,既不能催吐,也不要大量喝水、牛奶或其他饮料,同时并带上残余药物、呕吐物、药瓶和/或外包装供医生识别,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诊治时间。
预防儿童误服药物如何进行家庭宣教?
1.存放要妥当 家长平时应注意将药品或一些危险品妥善存放,切忌放于儿童能触及的地方,每次服完药后要把剩余的药品收好。药物最好保存在小药箱中,且尽量放得“更高更远”,让孩子不容易够到。
2.注意行为 吃药的时候不要骗其是糖果,避免给孩子造成药品是糖的错误印象;因为有可能他认为那真是糖果,趁你不注意时自己去尝试。切忌用饮料、矿泉水瓶装有毒液体,以防孩子误服。
3.安全教育 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孩子不能乱吃东西。家长应对孩子做一些相关教育,简单介绍一下家里各种包装的药物的相关作用,告知孩子不可自行服用。
绝大部分儿童非故意伤害是可以预防的,除了学习儿童伤害的急救知识,看护人更应该在如何预防儿童伤害方面努力。预防儿童伤害,人人都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