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进展,老年患者手术比例不断增长,老年人易发生的术后并发症也随之不断出现。一些老年患者手术后,出现了让家属匪夷所思的情形:无故不配合治疗,大吵大闹要回家;说医护人员想害他;无意识的手脚乱动、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甚至出现幻听幻觉。这就是出现了一种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谵妄。那么,术后谵妄可怕吗?为什么会出现谵妄?怎样预防术后谵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谵妄的世界,了解它的真相,学会远离术后谵妄!
术后谵妄(POD)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注意力障碍、意识水平紊乱、认知功能改变,表现为日夜颠倒,间断失眠,神经运动失常,情绪失控等,主要发生在术后24h~72h以内。POD可分为高活动型、低活动型及混合型3种类型。高活动型以躁动、攻击、幻觉和定向障碍为特点,一般易被护士或家属关注;低活动型以安静不动、沉默不语、运动迟缓、嗜睡和互动减少为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被医护人员忽视;混合型兼具高、低型的部分临床特点,表现为具有波动性注意力障碍。
术后谵妄的发病率因患者人群、手术类型、手术时机、甚至病房在医院内位置等因素而异。不同手术的发生率差异很大,据统计,神经外科手术发生率达57%,关节置换手术后发生率约为15%,通常大手术后发生率较高。
术后谵妄的发生伴随患者预后不良。研究显示,谵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2~3倍、围术期死亡风险增加2~3倍,且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增加。长期随访研究结果显示,谵妄患者术后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生活质量降低、远期死亡率增加。
为什么会出现谵妄?首先,是因为术后身体不适,比如疼痛、焦虑、睡眠剥夺,其次因为术后需要卧床,保护性约束等,限制了自主活动,最后,部分药物也可能产生精神毒性。由于谵妄通常是由多种易感因素和促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谵妄也应针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因此,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和手术治疗情况,识别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谵妄呢?
术前评估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术后发生谵妄的高危人群。术前认知功能损害是术后谵妄的重要危险因素,可通过专门的护理团队,进行定期交流及认知功能训练,以帮助患者正确感知周围环境;全面介绍手术的注意事项,让患者有一个思想准备,从而降低澹妄的发生。术前积极抗感染、纠正代谢紊乱及改善睡眠障碍,对预防谵妄有重要意义。对于术前活动受限,视、听觉损害及衰弱的老年患者,可通过功能训练,及使用眼镜、助听设备等措施,来预防谵妄。术前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蛋白质改善营养状态。手术前应当评估患者日常用药,尽可能停止或更换易诱发谵妄的药物。
其次是术中管理,选择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如腔镜手术、介入手术等,有助于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
然后是术后干预,应提醒患者术后如果发生疼痛,要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进行合理镇痛治疗。术后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增加四肢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供。
最后,家属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家属可以多多鼓励患者,给予陪伴,白天尽量不让病人睡觉,适当运动消耗能量;晚上让病人好好睡觉,不要打扰;如果睡眠不好,可以让医生开一些帮助睡眠的药物。另外,可以解答病人的梦魇和害怕的想象,患者自己胡思乱想,会引起害怕狂躁,这时候要耐心听病人说话,让病人表达,并且解答他害怕的梦魇、想象。一般病人,害怕的问题解答完以后,情绪会好很多。最后,可以对病人多进行一些肢体抚触,家属可以在病人躁动的时候,抚摸他的手臂、腿,同时说一些"我们出来了”、“手术已经做完了,没事了。"类似的话,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晚上睡觉的时候尽量像哄小孩一样哄睡,要保证晚上的深度睡眠。
大部分患者的谵妄症状可在1-2周内得到缓解和改善,一些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长达几个月才能完全康复。在这期间,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一起帮助患者,早日战胜病魔。
关爱老年人,远离术后谵妄!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每一位老年手术患者顺利渡过康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