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科普课堂:容量平衡有“度”,透析轻松无忧
时间:2024-06-03 来源:肾病内科 作者:肖甜 阅读量:28

2024年5月28日,规律腹膜透析治疗3年的患者郑XX“因反复咳嗽、胸闷喘气”入住孝感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容量负荷过重导致的心力衰竭,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江志锋为其调整并制定了高浓度腹膜透析液加强超滤脱水,三天后患者病情稳定。通过这个案例,肾内科主任医师冯爱桥主任指出,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常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存在容量负荷过重的问题,据研究显示:46%-76%的透析患者存在容量超负荷,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代谢紊乱。控制液体潴留,减轻容量超负荷是缓解尿毒症患者心衰症状、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但实际生活中,患者及家属对出入量管理不重视、不知晓、不记录、不准确、不连续,容量管理是肾脏专科护士恒古不变的健教话题,今天我将结合指南,分享肾病患者科学饮水的方法与技巧,探索体液平衡管理的第一步。

一、饮水有“度”

针对全身重度水肿、无尿、透析治疗合并心衰需要记录24小时出入量的患者,为保障患者入量更精准,我们购买了玻璃量杯、电子厨房秤、常见食物成分查询表等一些监测工具护士使用玻璃量杯测量患者所使用的饮水杯的容量,并用记号笔标注刻度,方便患者饮水时可明确看到水量,并指导患者先结合前一日出量(尿量+超滤)÷2再确定次日饮水量(便捷记忆法),教会患者科学饮水,提升控水意识。

二、进食有“量”

结合患者病情及目前饮食结构,参考《常见食物成分查询表》,让患者进餐前先称量食物的重量后换算出食物的水份,例如:小番茄是154.6g,每克含水量占94.4%,计算方法为154.6g×94.4%=146ml;确保摄入量更精准有据。

wps1.png wps2.png

三、限盐控水有妙招

肾病患者饮食教育是容量负荷管理的关键。近日,肾内科开展了“容量管理趣味课堂”,我们准备了食盐、陈醋、生抽、酱油、料酒、鸡精、香油等日常调味料,先让患者观察其钠盐含量,并总结出每一份调味料可替代的钠的含量,引导家属在烹饪时可充分选择可替代的调味料,让饮食更丰富多样化;同时,我们给患者发放了专用小盐勺,将1g 盐溶于热水中,模拟菜汤现场品尝,让其感受盐量的递增与味道的把控,刺激味蕾增进食欲;针对控水自制力差的患者,我们利用新鲜柠檬、山楂片、陈皮、薄荷叶等常规食材,鼓励患者勇于尝试,打破“不能喝水”错误常识,传授解渴妙招,帮助患者掌握摄盐控水的技巧。

容量平衡有“度”,透析轻松无忧。透析患者容量管理任重而道远,是肾病专科护士临床工作中的痛点与难点,我们唯有不断尝试、努力摸索、敢于创新,医护患共同管理,提高大家对体液平衡的认知水平,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才能树立积极的心态迎接高质量的透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