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警惕心肌炎,别误当感冒
时间:2024-12-20 来源:心血管内科Ⅰ病区 作者:庾丽琴 徐婷婷 阅读量:18

近期,心血管内科Ⅰ病区成功治愈了一位22岁的男性心肌炎患者。这位患者因为连续熬夜工作,加上受凉后出现了胸痛头晕的症状,最初在当地医院就诊时被怀疑为心肌炎,随后转至我科进行进一步诊治。

在我,我们通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最终确诊该患者确实患有心肌炎。经过规范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并顺利出院。这一病例提醒我们,心肌炎的症状可能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其后果严重得多,千万不能轻视。

因为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病发作、卒中甚至死亡。心肌炎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病毒、水痘、EB病毒等。感冒后1-3周内,如果出现相应症状,就要警惕心肌炎的可能:

因此,我们呼吁公众,特别是年轻人,要重视身体健康,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一旦出现持续不适,尤其是心脏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定期体检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科普小知识

心肌炎是一种影响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副作用等。根据病因的不同,心肌炎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心肌炎。

病因

1. 感染性因素: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2. 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过敏、物理或化学因素(如毒物、放射)、药物伤害等。

症状

心肌炎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

1. 乏力和疲倦: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胸痛:胸部可能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3.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困难是另一个常见症状。

4. 心悸: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

5. 头晕和昏厥: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头晕或昏厥。

诊断

诊断心肌炎通常需要综合以下方法:

1.症状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

2.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如心肌酶、炎症标志物)等。

3.心脏超声心动图:用于评估心肌的结构和功能。

4.必要时进行心肌活检:以确诊心肌炎。

治疗

治疗心肌炎的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1.休息: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剧烈运动。

2.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

3.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纠正心律失常等。

4.严重情况下的干预:可能需要使用心脏起搏器或其他心脏辅助设备。

预防

预防心肌炎的措施包括: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感染。

3.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毒物等。

4.合理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

总结

心肌炎是一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注意个人卫生有助于预防心肌炎的发生。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