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的定义
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头部损伤,通常是由头部或身体突然遭受撞击或震动引起,多见于交通及意外事故和各种暴力案件。脑震荡为原发性脑损伤,是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其特点为受伤后即刻发生短暂的意识障碍和对近期事物发生遗忘。
脑震荡的临床表现
一、短暂性脑干症状
外伤作用于头部后立即生意识障碍,表现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患者可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浅慢、肌张力降低,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表现。
二、逆行性遗忘(近事遗忘)
患者意识恢复之后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但对受伤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忆,这可能与海马回受损有关。
三、神经系统查体
无阳性体征发现。
四、其他症状
患者常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失眠等症状,一般多在数周至数月逐渐消失,但亦有部分患者存在长期头晕、头痛、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脑震荡的辅助检查
脑震荡神经系统检查多为正常,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提示颅内压和脑脊液均在正常范围;CT及核磁共振检查颅内亦无异常发现。
脑震荡通常需要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共同进行判断,常常会进行头部CT的检测,以排除其他更加严重的脑部损伤。在脑震荡时,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MRI)可能均无异常,但可通过暂时性的脑功能异常的症状,例如短暂意识丧失、逆行性健忘、言语不清、对问题反应迟钝等症状进行判断。
脑震荡的治疗
住院治疗
1. 安静的休息环境及卧床休息十分重要,一般需卧床休息5~7天。
2. 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
3. 适当使用镇静、镇痛、止吐等对症治疗药物。
4. 急性期频繁呕吐时可遵医嘱禁食或少量多餐进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病情好转可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奶、蛋等,忌烟酒及其它有刺激性的食物。
5.症状减轻后可早期恢复适量的运动。
6.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如便秘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润肠通便药物,或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以促进排便。
出院指导
1. 受伤短期内可能会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出现,这些是脑损伤后常存在的遗留症状,不用过度担心,正常情况下这些后遗症会自行愈合。
2. 加强营养,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鱼、奶、蛋、瘦肉等),多食蔬菜水果,补充健脑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等)。
3. 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心境平和,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以舒缓运动为主(如慢跑、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过度用脑及劳累。
4. 若出现头痛加重、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给予头部CT等辅助检查,以排除颅内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