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圣诞老人顺着烟囱给孩子们送礼物,欢乐又温馨。但你可能想不到,这常见的烟囱竟与肿瘤有着奇妙渊源。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烧煤的烟囱随处可见。大量贫穷的孩童被迫从事烟囱清扫工作。他们长时间身处狭窄空间,与煤灰亲密接触。不久后,令人痛心的现象出现了——这些孩子的阴囊部位频繁出现皮肤癌。
当时,一位名叫珀西瓦尔·波特的医生敏锐地注意到这一情况。经过深入研究,他发现烟囱里的煤灰含有大量如多环芳烃这样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皮肤不堪重负,最终引发癌变。
这段历史虽已远去,但意义重大。它是人类认识肿瘤病因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肿瘤医学的发展。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已大大改善,但这段渊源时刻提醒我们:重视环境中的潜在致癌物,守护健康。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环境因素,实则隐藏着致癌风险。
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是常见的致癌物。新装修的房子若通风不足,甲醛残留会长期存在。它可能诱发鼻咽癌、白血病等,入住前务必做好检测。
紫外线也是一把“双刃剑”。适度晒太阳有益健康,但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下,会损伤皮肤细胞 DNA,增加皮肤癌风险。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
汽车尾气中含多环芳烃、苯等致癌物。长期处于交通繁忙的街道,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危害肺部健康。
除了远离这些致癌物,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降低风险。比如,保持室内通风、多吃蔬菜水果、加强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