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是第十六个“国际罕见病日”,至今全球已确认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约占人类总疾病的10%。而在中国罕见病涉及千万人,其中50%-70%的罕见病在儿童时期发病。虽然很多罕见病是遗传性疾病,无法根治,但是早期的识别、诊断和对症治疗,良好的护理对罕见病患儿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罕见病治疗及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近些年,国家有关部门也在持续推进罕见病的诊疗、救治工作。孩子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家庭,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儿童身心健康的根本保障,希望大家能给予罕见病患者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罕见病患儿不再孤单!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传递爱的力量,关注儿童罕见病。
又称“孤儿病”,通常是指相对发病率比较低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患病人数占人口总数0.65‰~1.00‰的单病种疾病或病变。发病原因不明确,多为先天性疾病,而且比较难治愈。
罕见病怎么发生的
从遗传学来讲,人类在不断繁衍、进化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导致常规染色体遗传可能发生蜕变,有些突变是为了适应环境发生的有力突变,也有些是随机突变,可能改变基因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疾病引发临床症状。研究表明,80%以上的罕见病史有遗传因素导致的,且50%以上的罕见病会在出生时和儿童期发病。简单来说如果夫妻双方存在相同的缺陷基因,下一代就很有可能患病,而且这个疾病的发生,早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一刻开始就不能避免了。
常见的罕见病有哪些?
比较常见的有脊髓性肌萎缩症、地中海贫血症、渐冻症、血友病、白化病(月亮的孩子)、苯丙酮尿症(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克莱恩—莱文综合征(睡美人)、粘多糖贮积症(黏宝宝)等。
近来来我国针对罕见病的措施?
2018.5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121种,2021.3.1实施的新医保目录中包含24个罕见病用药,涉及到55种药品,其中甲类15种,乙类40种
如何预防罕见病的发生?
为数不多的治疗药物或方法通常集中在疾病症状上,难以治愈,罕见病重在预防。
一级预防
婚前检查:避免隐性遗传病传染给下一代。
二级预防
产前检查:定期产检,通过高通量技术进行胎儿宫内诊断,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三级预防
新生儿筛查: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如某些罕见病在发病之前药物控制效果非常好,那么孩子很可能像普通人一样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