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腰部疼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排尿困难……或许是泌尿系结石找上门了,这些“石头”究竟是怎么存在于我们体内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颗疯狂的“石头”。
何为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是指尿液在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排泄过程中,结晶体聚集形成的,一般形体小的称为结晶体,形体大的称为结石。结石的危害主要是使脏器发生梗阻,感染,可导致血尿、尿外渗、肾积水/积脓、肾周围炎/脓肿、甚至感染性休克、癌变等。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结石成因受到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各种成分的结石,临床特点各异。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
泌尿系最爱招惹哪些人?
△不爱喝水的人 常见的肾结石,就与长时间喝水不足有关。饮水量太少,会增加血液浓度及肾脏负担,并导致尿液浓缩,久而久之易引起结石。
△爱憋尿的人 憋尿会引发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又可导致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又会反过来加重尿路感染,导致恶性循环。
△喜欢胡吃海塞的人 大多数结石的成分为草酸钙和尿酸钙,摄入大量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后,体内就会生成较多的草酸和尿酸,可促使结石的形成。
△热衷高嘌呤饮食的人 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尿酸过高,可能形成尿酸结石。吃嘌呤多的食物时最好别喝酒,应多喝些水增加嘌呤代谢、排出。
△营养过剩或不足的人 其中营养过剩容易导致上尿路结石,营养不足容易导致下尿路结石。
△长期卧床的人 长期卧床者由于活动减少,容易导致骨骼中的钙脱落,它们被血液吸收引起血钙含量增高,进而造成尿钙增多,形成结石。
由于家族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相似,泌尿系结石也出现了家族多发的倾向。
泌尿系结石疼痛指数排名
肾结石如果单纯存在于肾脏内,不一定会产生太多症状,真正让人痛不欲生的,大多是因为结石脱落到了其它部位。单从结石所处的不同部位来说,疼痛指数就会存在差异。
1、输尿管结石:如果肾结石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就可能掉落下来,卡在狭窄的输尿管里,形成输尿管结石。有人将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描述为“仅次于顺产分娩”的疼,典型表现为阵发性腰部或上腹部疼痛,剧烈难忍。除了疼痛,当结石堵住排尿通路,造成尿液在肾脏大量积蓄时,还容易诱发肾脏积水。临床有少数输尿管结石患者因没有疼痛等症状,忽视后续检查和治疗,到再次体检时却发现肾功能已经严重衰退,更有甚者肾脏已经失去功能。因此,有输尿管结石病史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避免病情加重。
2、肾结石:多数情况下,肾结石会在肾脏中找到‘ 舒适区”肾盏,只要待在里面保持不动,基本没什么痛感,很容易被忽略。当身体进行高强度活动时,结石移动就可能导致疼痛发作和加剧,还可能划伤肾盂输尿管,出现类似腰酸背痛的痛感,偶尔表现为钝痛和绞痛。肾结石往往是通过体检才被发现,大家要注重常规体检。
3、尿道结石:相对少见,具体表现为因结石阻塞尿道所引起的排尿困难、滴沥,甚至急性尿潴留,有时会出现血尿、脓尿等情况。
4、膀胱结石:由于膀胱空间较大,结石如果保持不动并不会引发疼痛,患者典型症状为排尿突然中断,需改变体位才能继续排尿。若膀胱结石“不老实”,在膀胱内反复移动,对膀胱造成刺激,患者就会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原发性膀胱结石多发于男孩,与营养不良和低蛋白饮食有关;继发性膀胱结石常见于有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等问题的老年男性。
得了结石怎么办?
现代泌尿外科技术不断涌现,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腹腔镜取石术,开放取石术)等。
1、肾结石治疗,单个或多发肾结石,未明显引起肾积液,结石<5mm,平时多饮水,规律休息,适当运动,注意饮食结构,半年做一次超声检查即可。引起肾积液的结石不管结石多大在哪个部位,都需要治疗,<5mm结石可以口服正规排石药物,外加跳跃锻炼,一般可自行排出。>5mm、<20mm的结石,首选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小的结石可一次击碎并排出,大的结石需二到三次碎石治疗,每次碎石治疗中间间隔一周。
2、输尿管结石,因疼痛及伴随症状较剧烈,建议及时治疗,20mm以内,首选体外震波碎石,>20mm或三次碎石效果不佳的行输尿管镜激光碎石。
3、膀胱结石,7mm以内可以自行排出,>7mm、<20mm可以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20mm建议行膀胱镜取石治疗。
4、尿道结石,若果结石<10mm,可以用金属导尿管推进膀胱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若果结石较大或金属导尿管推进失败,可以直接膀胱镜取石治疗。
手术方式也各有利弊还是由医生来给出专业的判断,看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当然做完手术不是一劳永逸,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很重要的。更多的患者结石与其生活习惯、饮食、代谢密切相关,所以泌尿系结石要治,更要预防。
做好一下事远离烦人的石头:
1、大量饮水:在肾功能及心功能无异常的情况下,普通人建议每日饮水至少2000ml(相当于一暖瓶),保证每日尿量为2000ml以上,稀释尿中的结晶结石并冲刷尿路,少喝饮料尽量不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啤酒、浓茶、咖啡等。
2、限食钠盐:钠盐可造成尿钙排泄增加,所以每日食盐不应超过5g,忌食味精,鸡精;
3、限食蛋白:限食高蛋白,高钙,高磷食物,包括鱼,牛奶,豆制品,肉,肝,奶酪,各种坚果(栗子,杏仁,核桃等);
4、忌食草酸:高草酸食物主要包括,菠菜,大黄,芒果,草莓,芝麻,可可,巧克力,茶叶应忌食或少食;
5、多食果蔬:苹果,西瓜,葡萄,橙子,新鲜蔬菜;
6、适度运动:有利于微小的结石排出,但应防止过度运动导致脱水造成尿液浓缩;
7、控制体重:肥胖易导结石形成,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8、定期检查:每年应常规复查泌尿系B超,必要时行泌尿系CT检查;
9、注意事项:泌尿系结石术后由于留置输尿管支架,患者短期内内不做四肢和腰部同时伸展运动,不做突然下蹲和重体力活动,防止输尿管支架管滑脱或上下移动,并在规定时间内拔出输尿管支架,拔管后要多运动,如跳绳,下楼梯,跑步,有利于结石排出。
复查、体检
对普通人来说,每年一次甚至是每半年一次的常规体检很有必要,一旦检查出有结石,哪怕不疼也得及早就医,由医生给出专业的建议和解决办法,以免因延误治疗而造成进一步的不可逆的伤害。对于早期查出患有有泌尿系结石自行排出的患者、因泌尿系结石做过手术的患者,最好每半年去复查一次。
温馨提示:如果出现突发的肾区剧烈疼痛和血尿,排尿疼痛、尿频、尿急、发热、寒颤等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