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中药足浴知多少
时间:2023-12-22 来源:康复医学科 作者:王颖 阅读量:16

俗话说:“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人老先从足下老,阴邪偏从足下生”。人之有脚,好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腿先衰。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因此脚又被称为身体的“第二心脏”。

、中药足浴的好处:

1、改善睡眠质量,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热水泡脚,加上按揉涌泉穴,是对付失眠的一对“黄金搭档”。热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足部肌张力,揉按涌泉穴,可以引虚火下行,起到安神的作用。

2、强身健体,消除疲劳。

3、防治风湿关节炎,防治腿脚麻木,防治感冒,驱寒暖身。

、正确泡脚方法

(一)水越烫越养生  错误

泡脚水温以40℃-45℃为宜,水温太高,双脚血管易过度扩张,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利。同时,过热的水温容易破坏足部表面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二)泡越久越好  错误

其实泡脚15-20分钟就足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如果长时间泡脚,大量血液会集中于腿部,大脑及胸部供血不足,可能导致上半身发凉。

(三)饭后泡脚健康舒服  错误

饭后立刻泡脚会使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流向下肢,导致消化道供血不足,影响消化。泡脚时间尽量选择在饭后一小时或晚九点左右,这段时间泡脚能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

(四)什么盆泡脚都一样  错误

泡脚最好选择木盆,因为塑料脚盆在受热时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同时,相比于塑料脚盆,木质脚盆保温效果更好。

三、足浴常见禁忌

1.饭前、饭后1小时以内或过饥、过饱状态不适合泡脚,此时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应。

2.老年人沐足时间要适当缩短,以每日临睡前足浴20分钟为宜,以防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3.小儿沐足注意水温和时间。水温不宜超过40度,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需父母陪同、严防烫伤。

4.孕妇、经期妇女足浴需谨慎。孕期不要随意用活血祛瘀类中药,以免对母子不利。虽然足浴能改善女性痛经,但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不能随便用中药足浴。最好能够咨询专业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5.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适合足浴,易引起伤口感染(足部有真菌感染时,请勿与他人共用沐足用具,且每次使用后建议消毒或暴晒沐足用品)。

6.患有糖尿病、静脉曲张、动脉血管闭塞、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各种严重出血病患者以及足部皮肤问题(如疱疹)等患者不宜泡脚。(1)糖尿病患者因周围末梢神经感受温度和痛觉迟钝,易引起烫伤。(2)心脏病患者由于高水温会使神经受到刺激、毛细血管扩张,温度升高的同时会加速血液循环,造成心血管的负担增加,因此可能会加重病情。

7.酒后不宜足浴。酒后足浴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下肢以及体表,容易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8.过敏体质:对中药成分过敏,或者属于严重过敏体质,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泡脚并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