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每天都在喝水,但你真的会喝水吗?
时间:2024-03-25 来源:泌尿外科I病区 作者:胡秋瑶 阅读量:20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和细胞必要的组成成份,细胞的大部分生物功能中都有水的参与。人在不进食的情况下,机体依靠自身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或消耗自体组织可以维持约一个月;但在不饮水的情况下,机体最多维持超不过一周。机体失水超过10%就威胁健康,如机体失水达到20%时,生物体就有生命危险,因此可见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人体每天都要补充水分,才能促进新陈代谢,人体对水的需要量受年龄、环境温度、身体活动、性别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差异。

image.png

长期喝水不足会导致便秘,由于肠道内缺乏水分,粪便会变得干燥,从而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

image.png

长期饮水不足还会引发泌尿系统疾病。多喝水可增加排尿量,有利于冲刷尿路中的细菌。相反喝水太少会导致排尿次数减少,给细菌创造条件,从而引起尿路感染的发生。当人体尿量下降,如果肾内出现结晶物质沉积,尿量减少时难以将其冲刷排出。随着沉积的量越来越多,可逐渐形成肾结石。

image.png

饮水较少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危害更大,血脂高、血液黏稠性大的人如果长期喝水不足,会使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image.png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低身体活动水平下,成年男性每天适宜摄入1700毫升的水,而成年女性适宜摄入1500毫升的水。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疾疾病患者,则需要咨遵医嘱,合理控制饮水量。

image.png

喝冰水对身体不好,水温太热也不好。温度超过65℃时,可损伤上消化道黏膜,增加疾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提出,65℃以上的热水(或者茶等热饮)很可能导致食道癌,属于2A类致癌物。一次性饮水过多容易加重肾脏负担,建议少量多次,每次喝150-200毫升为宜,不要口渴了再喝。饮水是否充足可能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判断。饮水之后,若尿液为清澈透明的黄色,即证明体内水分补充得比较足;如果尿液的颜色过深,则预示着缺水。

image.png

喝水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小事,喝水没有最佳时间,任何时间都可以,但喝水要讲究方法,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