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315”晚会曝光名单中,“不是淀粉肠”的淀粉肠事件、“淋巴肉梅菜扣肉”、奶茶塌房事件等一批食品安全问题,让不少人破防,食物配料表又再次的引起公众的重视。市场上的食物丰富多彩,且外出就餐和选购外卖成品食物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认识食物和会挑选食物是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我们大部分人选择食品关注最多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其他的信息关注度较低,除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我们还需要关注哪些跟食品有关的内容呢,那就是食品标签。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食品标签中要看哪些内容?
选购食品看标签,在通常所说的包装食品的外包装上,会有食品标签信息,包含食物配料、净含量、使用人群和食用方法、营养成分表及相关营养信息等,因此购买食品时,要注意这些内容,帮助比较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1.看配料表
配料表是了解食品的主要原料,鉴别食品组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按照“用料量递减”原则,按配料用量高低序列出食品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等,简单来说配料表说明的就是两个问题“怎么构成的?谁多谁少?”
2.看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是预包装食品标签上采用三列表形式营养成分含量表,说明每100g(或每100ml)食品所提供的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表,及其营养参考值的百分比。还有营养成分表最后一列营养素参考值(NRV),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制定的,用于4岁以上人群预包装食品的营养素参考值,表示每日能量摄入2000Kcal时,各种营养素宜达到的摄入量。如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则必须另外注明。
3.利用营养声称选购食品
营养声称是对营养成分含量水平高或低、有或无的说明。如果食品中某营养素达到一定限制性条件,食品包装袋上出现营养素来源或含有、高或富含、低含量、无或不含的含量声称,如:高钙、低脂、无糖等;或者比同类食品相比的优势特点,比如增加膳食纤维,减少盐用量等。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选择食品提供很好的帮助。
购买是一个选择与抉择的过程,会看食品标签,根据标签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购买更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