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怎样引起的?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神经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是水疱-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所致。VZV感染分两阶段,第一阶段,VZV引起感染水痘,水痘消退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节的神经元内;第二阶段,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病毒可再次自发性激活,引起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临床初始症状常为持续数天的、相对严重局限性疼痛,或感染内非特异性不适。带状疱疹急性疼痛的特点是烧灼不适,伴严重的针刺样疼痛,此疼痛有会像急性消化性溃疡,甚或像心肌梗死一样。通常本病只是在身体的一侧发病,而不跨越中线。水泡通常会在72-96小时后出现。病变部位出现红斑,水疱紧致,界限清晰,多在5-10天之后界限模糊结痂。出疹后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称之为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抗病毒药物:目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应在发疹24~72小时内开始使用,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都可作为对症治疗药物,可以选择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甲钴胺。
止痛药物:疼痛剧烈的患者往往在采取上述治疗措施之外,还需给予止痛治疗。若无禁忌证,首选起效快、作用强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等;严重患者可考虑加用弱阿片类药物,针对后遗神经痛,钙通道拮抗剂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是首选药物,不作为急性期的常规用药。
局部用药:疱疹未破时:阿昔洛韦乳膏;疱疹破溃后:可酌情使用外用抗感染药3%硼酸溶液、莫匹罗星等。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抵抗力下降是带状疱疹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当避免劳累,着凉,增强免疫力,另外,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如果出现感染,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诊治。